2022 上半年台灣 AI 生態系地圖公佈:資料安全性與開放將是關鍵議題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秉持推動台灣產業AI化的初衷,持續以AI做為著力點,賦能成熟企業轉型升級,同時藉由課程與專案匯集產學能量,培育AI人才並為人才創造更多舞台。透過「台灣 AI 生態系地圖」(大圖請點選連結),發掘更多潛力新創,發揮產業連結的角色,串接AI新創企業找尋在AI生態系中的定位與利基。
人工智慧自2010年技術出現重大突破後,產學界逐漸注意相關技術發展並陸續投入資源,台灣AI新創團隊在2015年後如雨後春筍般增加,而在2015年前成立的新創企業,如Appier、iKala、Beseye、大猩猩科技已掌握新的商業模式利基,部分更是發展至IPO階段。
這份地圖盤點了2015年後設立的新創企業,並依據產品類型及服務應用領域分為三大類:人工智慧開發工具、特定行業應用及跨產業應用。檢視新創分佈領域變化,可以發現醫療領域及製造應用新創佔有極高比例;另一方面,電子商務普及加上AI技術逐漸成熟,近兩年受到疫情影響,加速業者使用新科技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的意願,以上諸多因素讓行銷科技及零售、電商類新創大幅成長。
人工智慧開發工具:為了支持人工智慧各個發展階段所提供的應用服務與工具,包括適用於AI開發的晶片、數據標註與管理,以及協助企業在生產流程中進行模型部署與維護的平台。多數企業較為專注於模型部署與平台的研究與開發。
特定行業應用:疫情加速電商發展,零售業難以再以傳統模式經營,不少新創開始發展相關的應用服務。人工智慧技術逐漸成熟,也擴大應用的可能性,例如SparkAmplify提供的AI新聞稿服務,除了幫助企業生成媒體聯繫信件外,也會媒合適合的媒體對象,協助建立媒體關係。
越來越多產業開始將AI應用於生產流程或各類場域中,包括傳統農漁業、法律、能源產業及更多新穎的應用。例如Aiello犀動智能洞察到旅宿業者的需求,運用NLP打造出專為旅宿業所用的智能語音管家。
另一方面,自駕車產業在近兩年受到龐大關注,隨著MIH電動車開放平台與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相繼於 2020、2021年成立,產業聯盟儼然成型。台灣新創在電動車領域也以發展核心關鍵技術或軟體服務,搶得先機。然而,如果要進一步實現車聯網,僅是車子智慧化仍不足,整個交通系統也必須能有效率的運行。因此,除了AI技術外,更必須搭配其他其他通訊技術,才能讓整個交通系統順暢運行。
跨產業應用:這部分的新創企業,主要專注於研究可用於多個行業的技術或解決方案,包括電腦視覺、音訊及自然語言處理,多數新創團隊所提供的解決方案,大多能應用於瑕疵檢測、物流管理、預測維護等問題,雖以製造業為主但不限於固定產業。主要原因可能與目前急欲導入AI的企業,具備足量數據的產業仍以製造及Martech居多,為了尋找最大的成長性,新創團隊多半希望能嘗試提供不同產業適用的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邊緣運算及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多種AI應用場景逐漸被勾勒出來,Edge AI也逐漸受到注意,不少企業開始投入於軟硬體整合及邊緣運算的解決方案中。
人工智慧新創發展的兩大挑戰:場域及資料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自創立開始,就積極與產業專家聯手,串接中小企業與新創團隊的合作。從這些媒合經驗中發現,許多新創團隊雖具有良好的技術與能量,但缺乏驗證場域讓技術得以應用落地;另一方面,企業及政府缺乏對於資料的認識,無法提供有效資料增加雙方合作的困難度,政府的開放資料並不合用也增加了產品開發的資料蒐集時間。
觀察目前台灣AI新創團隊分佈的產業,主要以Martech及提供製造業使用的平台居多。由於AI團隊如果想要累積案例成果的話,與具備足夠數據的企業合作會比較有成效,但目前台灣產業累積較多數據的產業以行銷科技與製造業為主,新創團隊為了尋找最大成長性,通常會希望服務的產業可以跨越不同產業。
而大多數新創所推出的產品仍以服務企業為主,透過與企業合作或策略夥伴,新創有機會能拿到實地的數據;但對服務個人的新創來說,需要蠻多時間與資金,才能一筆一筆收集到數據。因此,需要一些來自企業及產業端的協助。
在推出一個好用的AI產品前,需要經過數據蒐集、篩選及整理數據,接著才是訓練演算法,反覆試錯並調整模型等階段,最後才有辦法跨出實驗室商用,再進行到商業化。許多團隊光是前期的數據搜集與處理階段,就已經充滿挑戰。因此,需要企業或一些單位的協助。如果有更多的企業或產業願意開放相關的數據庫,讓AI新創能自由取用、測試,幫助新創團隊進行產品驗證,不僅是對新創有利,企業或產業也能從中得到幫助。
但是,開放去識別化的數據資料庫對企業、產業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企業必須要具備整理及辯識有用數據的能力。另一方面,許多人依然認為,資料是數位經濟時代的石油,但是,資料並不像石油般,被使用掉就不能重複利用;相反的,往往是透過不同目的反覆使用後,才會展現出它的價值。未來,更需要多方單位共同投入資料開放的建置與倡議。
除了資料不足,資料的可靠度也是影響AI發展的關鍵。
隨著各項技術的進步,AI不僅被視為數位轉型的重要工具,並且逐漸被用於解決人類實際生活上的問題,影響範圍既深且廣。除了技術,監管及社會影響等議題更應該被一併納入考量,Security更是不能忽視的議題。
企業領導者必須了解AI並非萬能,甚至很容易被欺騙,例如雜訊干擾導致模型判斷失準。又或者,當資料本身就存在問題時,一旦經過模型訓練進入系統中,就不只是現在常用的「修 bug」而已,甚至可能需要重新訓練模型。在發展AI產品時,除了準確率,包括資料隱私、安全、公平性都必須納入考量,稍不注意甚至可能影響產品銷售。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提醒,在人工智慧及規範面生態系統逐步成形的此刻,必須共同思考如何建立值得信賴的AI環境,這是台灣產業重要的挑戰,同時也是優勢。新的AI技術應用,一定會開啟新的操控或攻擊工具,由於涉及隱私、安全與資料偏見,每一個都是與民眾生活相關的議題。顯見這不再只是單向的科技技術應用,更需要不同專業領域集思廣益,共同投入討論並尋求社會最大共識,進而找出有效解決方案。
多方能量投入,繁榮AI生態系
在整個AI生態系發展過程中,創業加速器及創投能量逐步成長,其中,2009年成立的AppWorks,於2010年啟動AppWorks Accelerator。多年來專注於AI、Blockchain、Southeast Asia三大主題,並且持續連結新創校友與各種類型的企業與機構合作,推動各式數位轉型。自 2018 年 8 月 (AW#17) 起限定招募 AI 與 Blockchain 新創的 AppWorks Accelerator,目前為止已經累積畢業上百家AI/IoT新創,持續為台灣 AI 生態系挹注新能量。同時,AppWorks與緯創在2021年展開合作的Wistron Accelerator垂直加速器,每年兩屆持續招募AI、物聯網、雲端、資安、教育與醫療新創加入。
2021年成立的台灣智慧雲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台智雲,TWS),以打造AI數位經濟生態系為目標,運用臺灣 AI 雲 TWCC 超級電腦提供的AIHPC 高速算力,協助產業快速取得高效益、低門檻的 AI 智慧應用及雲架構解決方案, 以加速新創和企業實現數位發展並兼具ESG減碳布局的成果。
Taiwan’s AI Ecosystem Map First Half 2022 由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 (AIF) 、AppWorks 、台灣智慧雲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製作,每半年更新一次,有任何指教與建議,請 email 至 betty@aif.tw。若您願意讓我們認識您的團隊與產品,歡迎填寫這份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