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發布:超過半數企業已使用生成式 AI,且企業 AI 化指數差異逐步加大 ➤➤ 點我看摘要報告內容
2024 台灣 AI 新創地圖發布!點我看地圖名單
DeepSeek 正改變競爭規則,吳恩達:小團隊也能與大型企業競爭
人才培育, AI EXPO, DeepSeek, 觀點

DeepSeek 正改變競爭規則,吳恩達:小團隊也能與大型企業競爭

隨著 AI 技術的持續演進,企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機遇。DeepSeek 的出現,使企業意識到 AI 應用的廣泛可能性,而開源技術與小型模型的快速發展,進一步降低了 AI 的導入成本。如今,企業能夠以更低的技術門檻提升運算效率、優化決策流程,並加速創新能力。這場 AI 變革不僅重塑產業競爭格局,更為台灣企業帶來嶄新的發展契機。

  • 楊育青
台灣數位信任協會打造數位信任產業地圖,為台灣 AI 發展奠定基礎
數位轉型, 趨勢

台灣數位信任協會打造數位信任產業地圖,為台灣 AI 發展奠定基礎

隨著企業、政府及大眾對數位管道、工具與應用的依賴日益加深,若缺乏足夠的信任機制,數位化進程將面臨重大阻礙。因此,建立安全、透明且可靠的數位環境,確保所有參與者皆能放心使用,成為推動數位轉型與 AI 發展的關鍵。為了提供符合國際標準且可供政府與企業參考的產業架構,台灣數位信任協會規劃推動「數位信任產業地圖草案」,藉此建立完整的數位信任生態系,促進技術合作與市場開拓,完善產業健全發展。

  • 楊育青
AI 時代的教育難題,家長與老師的新考題(下)
人才培育, 人物訪談, 觀點

AI 時代的教育難題,家長與老師的新考題(下)

當前的 AI 熱潮讓許多人關注如何學習 AI 技術,但事實上,AI 的發展已趨近於讓使用者不需學習技術即可運用,當 AI 已經能夠生成藝術作品時,我們是否具備足夠的品味與品質鑑別能力來評估這些作品?就像飲食一樣,經過長期的經驗累積,才能辨別真正的美味。而這樣的判斷力,正是現在教育中最需要但又最缺乏的部分。

  • 楊育青
AI 時代的通識教育與人才培育
人才培育, 人物訪談, 觀點

AI 時代的通識教育與人才培育

在AI快速發展的今日,教育體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轉變。我們正處在一個重要的教育典範轉移時期,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和目的。通識教育的出現源於我們很早就意識到單純的分科教育對一個人的學習、職業發展和人生養成不夠完整。這種分科制度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目的是讓每個人都有專精的領域,進而在工作崗位上提高效率、增加產出。許多人將這種專業分工視為理所當然,卻忽略了人全面發展的需求。在當前過度重視就業導向的氛圍中,我們更需要反思:教育的目的究竟是培養專業人才,還是培養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 AIF Editor
AI 時代的教育難題,家長與老師的新考題(上)
人才培育, 人物訪談, 觀點

AI 時代的教育難題,家長與老師的新考題(上)

在 AI 技術與應用不斷進化的時代,知識的獲取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傳統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學校教育也面臨極大挑戰。學生的學習成果不再僅依賴記憶與測驗來評估,而是更強調理解、創造與應用能力。面對未來的新時代,現有的教育制度該如何調整,才能讓孩子擁有 AI 無法取代的能力?

  • 楊育青

專題精選

知勢電子報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