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發布:超過半數企業已使用生成式 AI,且企業 AI 化指數差異逐步加大 ➤➤ 點我看摘要報告內容
2024 台灣 AI 新創地圖發布!點我看地圖名單
高通劉思泰:善用終端 AI 軟硬整合 掌握智慧轉型契機
台灣產業AI化調查, Edge AI, 人物訪談, 觀點

高通劉思泰:善用終端 AI 軟硬整合 掌握智慧轉型契機

生成式 AI 的浪潮席捲全球兩年多,在多種技術應用競逐的過程中,許多人已經看出,若要產生更基礎、更結構性的轉變,生成式AI只是其中的一部份;從全球發展趨勢和台灣既有產業優勢來看,能夠在終端裝置上運行的AI應用,其重要性亦不容忽視。尤其此刻,我們正面對大環境的難以預測和典範的轉移,「終端 AI」(Edge AI)的發展更形重要:它不僅將重構人機互動模式,也是現有產業鏈與國家政策擬定時必須重視的關鍵。

  • 楊育青
不只是有算力,而是怎麼創造價值
台灣產業AI化調查, 主權AI, 人物訪談, 觀點

不只是有算力,而是怎麼創造價值

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持續突破,以 DeepSeek 為代表的新一代開源模型快速崛起,加速推動全球產業重新檢視其對算力的需求與佈局策略。過往產業對算力的關注,往往聚焦於晶片效能、伺服器規模等硬體層面的建設;然而,DeepSeek 等開源模型的出現,揭示了驅動產業 AI 化的核心關鍵,更在於技術能力的強化與商業模式的創新。

  • 楊育青
呂正華:從「知道」到「做到」尋找產業 AI 化的引爆點
台灣產業AI化調查, 觀點, 人物訪談

呂正華:從「知道」到「做到」尋找產業 AI 化的引爆點

隨著全球產業版圖在政經環境動盪加壓下的劇烈變動,人工智慧絕對是提升產業競爭力不可或缺的技術。然而,根據《2025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暨 AI 落地指引》,台灣有七成企業仍處於 AI 化前期。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祕書長呂正華指出,目前台灣產業的 AI 化進展雖有增長,但仍然面臨多項挑戰與瓶頸,尤其在應用落地與價值創造上仍待突破。

  • 陳書璿
AIF 攜手高通共同發佈《2025 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暨 AI 落地指引》
台灣產業AI化調查, 新聞稿, 觀點

AIF 攜手高通共同發佈《2025 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暨 AI 落地指引》

由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與美國高通公司共同主辦的《2025 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暨 AI 落地指引》發佈會在台北順利舉行,邀集包括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邱求慧、高通副總裁暨台灣、東南亞與紐澳區總裁劉思泰、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蔡宗翰等產官學界代表共同參與。

  • AIF Editor
來勢洶洶的 MCP,就是 AI Agent 的未來?
人工智慧, 趨勢

來勢洶洶的 MCP,就是 AI Agent 的未來?

當全世界的媒體焦點都集中在關稅所帶來的紛擾時,在新聞的小角落,一則關於 AI 的資訊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4 月 9 日,Google DeepMind 的 CEO Demis Hassabis 在 X (前身為 Twitter) 上表示,Google 將在其 Gemini 模型和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中加入對 Anthropic 的 MCP 的支援。他認為 MCP 是一個「好的協定」,並且「正迅速成為 AI Agent時代的開放標準」。

  • 曹以慈
川普關稅衝擊 AI 硬體與軟體商面對不同挑戰
總體經濟, 川普, 關稅, 策略觀點, 觀點

川普關稅衝擊 AI 硬體與軟體商面對不同挑戰

4 月 3 日台灣清明連假第一天,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等關稅,對台灣進口商品課徵 32% 關稅;4 月 10 日,又宣佈全球適用10% 稅率,只對中國開徵 125% 關稅。一週之內,全球產業與金融市場幾番轉折苦不堪言。雖然目前有 90 天緩衝期,但可以確認的是,全球出口美國 10% 關稅低消跑不掉,未來可能變化誰都說不準,「川普」本人就是最大變數。

  • 溫怡玲
    溫怡玲

專題精選

知勢電子報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