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上半年台灣AI生態系地圖發布:生成式AI、大型語言模型的下一步?

ChatGPT在2022年底掀起討論熱潮,直至2023年第一季話題依舊延燒,這是自2017年在台灣蔚為風潮後,大眾再度關注起「企業該怎麼應用AI?」或是「AI會不會取代人類?」等議題。緊接ChatGPT之後,具有更強大生成能力的GPT-4也跟著發佈,不止文字,就連圖片、影音都可以一鍵生成;其他科技巨頭也不遑多讓,紛紛卯起來展現研發實力,讓2023年初的每一天都有新東西出現,好不熱鬧。不過,這一波狂潮是否對台灣的AI發展能量帶來影響呢?

生成式AI應用將大爆發?

根據研調機構CB Insights在6月初所選出的2023年全球最有前景的100家人工智慧新創企業,可以發現今年的獲獎者多半致力於生成式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情感分析、通用人型機器人等。此外,根據麥肯錫(McKinsey & Co.)最新研究也指出,生成式AI每年可創造出相當於2.6至4.4兆美元的經濟價值,並有75%的企業會使用生成式AI提供價值,這些企業包括客戶營運、行銷、軟體工程、研發領域,顯見生成式AI對產業帶來的影響將會逐步增大。

藉由本次生態系調查,我們也詢問AI服務或產品的新創企業,希望了解ChatGPT所帶來的生成式AI熱潮,是否對企業造成影響。整體而言,這波熱潮為不少AI新創企業帶來曝光與服務機會,也因為大眾對於AI的關注度提高,加上媒體報導的推波助瀾,對於人工智慧的認知也逐步提升,進而減少企業與客戶間的溝通成本。

那麼,台灣企業使用生成式AI的主要應用是什麼?目前以撰寫文案、圖像製作,以及客戶服務為主,過往多被整合進行銷科技的領域中。例如以AI主播為主要產品的集仕多,由於影片內容較能吸引閱聽者目光,且在SEO的優化上也較網頁內容的優化難度低,為了幫助企業行銷人員與頻道內容經營者能夠快速量產,且不必受限於拍攝影片所必須支付的高昂金錢與時間成本,便能利用AI主播的解決方案大幅降低企業或創作者在影片產製上的門檻及成本。

另也有許多企業積極將生成式AI應用加入既有服務流程中,我們也發現,許多企業在這波AI應用討論中,對於利用ChatGPT串接原本的資料庫打造專屬Chatbot躍躍欲試,並認為能夠取代大部分的客服工作。不過,這種看似「並不難」的做法,實際上並沒有想像容易。例如,Chatbot完成後要放在哪裡?是官網還是在FB回答粉絲團提問?讓內部員工使用或讓外部消費者使用?這兩者有什麼差異?還有,哪些資料能夠放進去,哪些敏感資料不適合……?這些都無法藉由技術解決,是牽涉到營運策略與治理的重大議題,必須審慎思考。

台灣首個企業級大型語言模型出現

另一個這半年來深受關注的議題是,ChatGPT推出後,是不是需要建立屬於台灣的大型語言模型(LLM)?所謂的大型語言模型指的是擁有超過 100 億參數的語言模型,LLM 通常以 Transformer 架構為主,因為 Transformer 可以處理較長的語句,並找到句中詞彙間的關係,更能理解對話。為什麼需要建立台灣的大型語言模型?原因在於,ChatGPT等生成式AI的資料集裡面,繁體中文的比例非常低,因為不免產生某種程度的系統性偏誤。

今年3月,台灣智慧雲端服務公司運用「台灣杉二號」AI 超級電腦的算力,推出福爾摩沙大模型(FFM,Formosa Foundation Model),讓企業能有效應用大型語言模型。FFM 是基於「Bloom」大型語言模型,加強優化繁體中文語料的預訓練模型,模型參數高達 1760 億,且同時支援多國語言,並加入台灣在地知識資料,使 FFM能有更精準且符合在地文化認知的表現。

人工智慧自 2017 年在台灣蔚為風潮,當時許多企業都在討論:「AI 可以怎麼應用在企業?白領工作者會不會被 AI 取代?」時至 2023 年,ChatGPT 的出現再次引發熱烈討論,不禁令人好奇,這些「ChatGPT們」的熱潮會持續多久?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觀察,2017 年與 2023 年企業對於 AI 的問題基本毫無兩樣,此外,根據AIF年初所發布的《產業AI化大調查》結果顯示,經過了四、五年,仍然只有不到三成的企業開始導入AI。

但在這段期間,亦有不同單位投入AI研究與人才培育領域,例如科技部推動AI創新研究中心計畫,補助臺大、成大、清大、陽明交通大學等四校成立AI 創新研究中心;而政治大學則結合該校人文社會優勢,積極培育跨域人才。

此外,在創業加速器方面,2009年成立的AppWorks,於2010年啟動AppWorks Accelerator。多年來專注於AI、Blockchain、Southeast Asia三大主題,並且持續連結新創校友與各種類型的企業與機構合作,推動各式數位轉型。AppWorks 也在 2021 年 4 月宣布與同樣於 AI 新創生態系活躍的緯創資通,合作啟動 Wistron Accelerator 垂直加速器,集中招募 AI、物聯網、雲端與資安領域的新創,並得以直接和緯創集團各個事業單位合作,提出解決方案,尋求更多成長機會。另有包括 Sparklabs Taipei、Taiwan AI x Robotics Accelerator、台灣雲谷雲豹育成計畫等以 AI 新創團隊為主要招募對象的創業加速器,持續為AI新創挹注能量。

而結合國家政策和華碩集團資源的台智雲團隊,也積極打造AIHPC 生態圈服務,並透過AI Factory加速器計畫,招募具AI 應用服務、生成式AI及傳統軟體業產品開發與技術能力的新創團隊,並提供超級電腦計算力及乘載應用服務運行的雲端平台提供技術支援、協助AI應用技術產業落地的經驗。

在新創團隊與人才能量累積之餘,如何對接產業的需求將是新創的機會與挑戰。AIF以推動產業AI化為使命,自2023年初便積極推動多項計劃,例如「AI 陪跑實驗計畫」便是針對零售、服務與餐飲業提供 AI 知識與通用工具科普課程,以及進階解決方案,賦予企業 AI 能力。更號召台灣軟體產業力量組成「AI 陪跑團」,搭建起雙方的交流平台,以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優勢。

無論有沒有使用生成式AI,企業導入AI的成功關鍵,與企業策略與數位化程度密切相關,更是企業必須關注的重點。

以下為本次「台灣 AI 生態系地圖」分類說明:

人工智慧開發工具:為了支持人工智慧各個發展階段所提供的應用服務與工具,包括適用於AI開發的晶片、數據標註與管理,以及協助企業在生產流程中進行模型部署與維護的平台。

特定行業應用:該領域的新創已針對特定領域產業的痛點,發展出解決方案或產品。

跨產業應用:主要以專注於研究可用於多個行業的技術或解決方案,包括電腦視覺、音訊及自然語言處理。

(大圖請點選連結)

Taiwan’s AI Ecosystem Map Second Half 2022 由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 (AIF) 、AppWorks 、台灣智慧雲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製作,每半年更新一次,有任何指教與建議,請 email 至 betty@aif.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