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的旁觀者與預言家:彼得.杜拉克

不過,如果我們把軸線拉長,就可以知道這段時間並非人類社會首度遭逢巨變。實際上,1995 年「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就寫了一本《巨變時代的管理》。當時,杜拉克看見的「巨變」是在柏林圍牆倒塌、蘇聯解體之後,「資訊」將會重新定義組織、資產、人才與管理,也即將快速重塑經濟與市場的面貌。

從將近 30 年後的今天回望,當時 85 歲高齡的杜拉克對大趨勢的掌握令人讚嘆:畢竟,當時 Amazon 和 Yahoo 才剛創立一年,Google 要再等三年才出現。更別說 FB,此時祖克柏還只是個 11 歲的小孩。至於賈伯斯還沒有回蘋果,這一年他在皮克斯推出了經典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精準洞見未來 不受時空限制

1909 年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杜拉克,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曾經擔任過記者、經濟分析師,1937 年從歐洲移居美國之後,投入企業策略及政策研究,並曾擔任許多大型企業與政府顧問,著作等身。

與一般學者不同的是,他的洞察精闢獨到,不受既有學派框架拘束,也不受時間限制,直指事物本質,讓人得以撥開層層迷霧,看見未來的方向。因此,在經歷這幾年連串巨大改變的許多企業經營者,又重新開始閱讀杜拉克的著作,希望藉此找到隧道盡頭的曙光;不過,大家也很好奇,為什麼杜拉克能夠精準洞見未來?

從他撰寫的《旁觀者》一書中,或者可以找到一些端倪。《旁觀者》是杜拉克的回憶錄,但主角並非他自己,而是以他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十五組人為主角所撰寫的觀察與心得。例如大家熟知的佛洛伊德、季辛吉,還有學過 AI 的人大都聽過的「博藍尼悖論」。其實博藍尼一家都與近代社會發展有密切關係,並且是杜拉克眼中的十九世紀知識分子典型。

社會由許多「人」與「故事」組成

十九世紀末,歐洲人文鼎盛,二十世紀初誕生於維也納的杜拉克置身其中,深受薰陶;再加上個性的冷靜務實,遂造就了杜拉克管理策略及理論背後的人文關懷與價值觀。

為什麼選擇這些人、這些事?杜拉克自己說:「對我而言,他們之所以重要,原因在於他們將社會真相折射或是反射出來。」選擇以「人」為主,同樣是因為:「總合起來,可印證一點:社會終究是由許許多多的個人和他們的故事組合而成的。」

雖然謙稱自己是個「注定從不同角度看事物」的旁觀者,然而,杜拉克對未來的預見犀利精準,很多已經在如今現實世界中印證。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知識工作者」、「目標管理」、「利潤中心」等概念之外,在《巨變時代的管理》中提到,大多數經理人面對巨變時的反應,會從追求技術或速度著手。他說,「太多人的重點都放在技術上,尤其糟糕的是,放在電子產品跑的速度上,愈快愈好。」直到今日,許多企業經理人在規劃數位轉型策略時,不都還以為導入技術、增加速度等於轉型?

明日的模樣取決於今日的決策者

他解釋為什麼不應將焦點放在技術上:「如果你去五金行買一把鐵槌,不會問你是要用它來釘椅墊或是修理門;用出版業的話來說,曉得打字機的原理並不會讓你成為作家。」

面對洶洶來襲的 AI 技術發展和變動劇烈的大環境,杜拉克有兩段話很值得我們參考:

「未來的社會是不是能夠與我們的想望相同,明日會是什麼模樣,主要取決於今日決策者的知識、眼光、遠見與能力,特別是我們各種機構裡的決策者,也就是高階主管。」

「從現在起,任何想要在經濟上表現傑出的國家──還有企業,特別是大企業──都必須接受這個事實:走在最前頭的是世界經濟;國內經濟政策必須能強化,或至少不削弱國家的國際競爭力,才會成功。這或許就是已然改變的世界經濟最重要的特徵。」

《旁觀者: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

  • 作者: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
  • 譯者:廖月娟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