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對產業產生的衝擊?可能與AI無關

這場研討會由台灣人工智慧協會、中華亞太智慧物聯發展協會及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共同舉辦,會中邀請各領域實際推動AI的專家學者,共同商討各個產業在這股AIGC浪潮下,該將產生哪些影響,又該如何因應。

有些事並不是AIGC造成的

溫怡玲說,人工智慧技術需要進入經濟體系,並在產業創造或擴大價值時,才是真正產生作用的關鍵時刻,但能夠發揮多大影響,還是必須回到營運模式來看。她提到,目前的教育體制約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蔚為風潮,由於當時人類產業發展朝向標準化、規模化的方向前進,所有人具有一致的行為與模式,才能夠達到產業效益最佳化。在教育上也遵照相當的做法,但AIGC的出現挑戰了過往學習方式與篩選機制,老師們無法透過舊有的方式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

由於教育牽涉到社會體制與個體個別化的差異,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亞洲國家與歐美國家會有不同的教育模式,而AIGC對教育產業帶來的衝擊,恰好也提供我們一個機會,去思考過往的教育制度做對或做錯哪些事情,未來又該如何調整。

溫怡玲說,目前正規教育體制的教學方式仍有大部份是由老師建構課程內容,接受教育的學生則是全盤接受聽講的內容,照單全收所謂的標準答案。但是,未來世界的變動快速且難以預測,不可能再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答案。正如同兩家不一樣的公司,導入相同的AI技術,根據公司的資料、文化、領導風格,以及技術投入成本的差異,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她認為,未來教學方式將有所改變,老師與學生間將有更多互動並產生交流,彼此共同探究知識。

當我們將教學情境置換到產業中,遇到的第一個變數就是數位化,另外包括人才、組織架構、流程也會有所調整改變。而更重要的還包括企業的營運策略與價值主張。溫怡玲提到,現在的企業要是沒有價值主張,甚至會直接影響人才的招募,因為新一代的求職者極為重視這一塊。

此外,產業界對於人才特質的需求也在轉變,過往需要可靠、善於計畫,且具有組織能力的人;但現在卻需要更有彈性,能與不同部門溝通協作且適應力強的人,兩者的特質恰好相反。

未來的人才需求

2023世界經濟論壇(WEF)《未來工作報告》指出,未來的人才需要解決問題、自我管理與技術兩大面向的十種能力。「人才不是人力。」溫怡玲強調,人才具有主動性,而人力則是完成固定的事情;工作者也不再是企業中的小螺絲釘,而是能夠定義自己在工作崗位上的貢獻。

溫怡玲提到,AI時代需要的能力包括有能力的學習者、數位公民、知識建構者、創新設計者、運算思維者、創意溝通者,與全球合作者。所謂公民指的是具備基本素養,能遵守基本倫理與法規,而台灣社會在這方面還需要加油;而全球合作者則需要能與他人合作解決既有問題,以及未來可能的風險產生,包括氣候變遷、貧富不均、隱私,這些都是在AI時代會被放大的可能。因為未來的人工智慧,不只是理工科的事情,當它進入社會中,要處理的將是社會科學的問題,且最後判斷AI好不好用的人是「人」。

台灣人工智慧協會AI倫理工作小組召集人李奇翰表示,在台灣相關法令尚未制定前,仍需要一個適用於台灣,符合文化及社會倫理上的AI通用準則,使各行業在AI的開發及AIGC的應用上,不至於失控或擴大社會不公及偏見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