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夠了解製造場域嗎?智慧製造的關鍵要點

在智慧製造領域擁有多年實務經驗的李家岩老師,其新書《製造數據科學:邁向智慧製造與數位決策》中整合了「數據科學」與「決策科學」的思維架構,以五階段構析:敘述性構析、診斷性構析、預測性構析、處方性構析、自動性構析,從點、線、連結到面的整體系統觀。從發現對的問題、找到重要因子、建構因果關係、連結到製造現場的決策、資源與風險,以達成前瞻性決策。

對於技術議題感興趣的人可以在書中,讀到完整的數據科學基礎與進階學理,從傳統的羅吉斯迴歸、機器學習、深度學習DNN、CNN、RNN到強化學習,本書都有介紹。同時也探討了製造實務常見的分析議題,如特徵挑選、維度縮減、特徵工程、數據增強、數據不平衡、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超參數最佳化、概念漂移等進階方法的應用。對於「數據分析實務」或是「AI落地應用」感興趣的讀者,勢必也能從中得到許多應用在實務上的問題解決方法。更重要的是,擁有對資料科學的整體系統思維。以下為本書精彩節錄:



欲瞭解製造數據科學的意涵,必先從「製造現場」的分析著手。「製造系統分析與管理」的方法,包含「製造系統的特性與挑戰」、「工作研究與總體設備效能」、「工廠動態學」以及「精實生產」。

製造系統的特性與挑戰

製造系統的定義與模式

一個「製造系統」是將設備、人員、資訊、過(製)程與程序集合起 來,用以實現企業的營運目標。其用於製造產品並將零件進行組裝 (Groover, 2001)。製造系統是目標導向,由途程(routings)與存貨點 (stock points)所構成的網路結構,而途程又由流程(process)所組成。 其中,製造系統包含三個主要部分:

  • 實體設施:包括工廠建築、工廠內的設備(含製造與運輸傳送設備)以及設備的佈置方式(設施規劃)。
  • 製造支援系統:是程序與流程的集合以形成特定的「功能」,用於 管理製造活動以及解決技術和物流問題,包括產品設計、產能規劃、財務成本管理、研發和業務等功能。

製造系統的生產模式,可以根據生產數量、種類、流程與客製化程度 作區別。此處我們以客製化(customization)程度由高到低、反應速度 (responsiveness)由慢到快,列出主要的生產模式,如圖 2.1 所示:

  • 接單後設計生產(engineer-to-order, ETO):在接到客戶訂單後,才開始進行產品開發、工程設計與採購製造。原則上每個產品都可 以是獨一無二,因此採購和生產前製時間很長。
  • 接單式生產(make-to-order, MTO):又稱「拉式生產系統」(pull production system)。產品是根據顧客下單後生產,主要由標準元件 與顧客要求訂製的零組件組成。例如豐田式生產系統(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TPS)或及時生產(just-in-time, JIT)。
  • 接單組裝生產(assembly-to-order, ATO):通常先將零件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或模組化(modularization)生產,於接到客戶 訂單後馬上進行部分客製化組裝的生產活動。例如以零件或子系 統模組化進行延遲差異化(delayed differentiation)策略。 ∙ 存貨式生產(make-to-stock, MTS):又稱「推式生產系統」(push production system)或「計畫式生產」。通常為非競爭或非利基型 (non-niche)產品,其主要針對一般性標準產品,強調可立即交 貨、快速反應、品質與價格合理。通常透過對未來的需求預測 (demand forecast),以大量生產來降低產品單位成本,並維持一 定的庫存量,提供各式各樣的尺寸大小、顏色及樣式。
  • 混合生產(hybrid):包含整合上述各種生產模式的生產方式。
圖 2.1 不同類型的生產模式(圖片來源:前程文化提供)

一般來說,「差異化(differentiation)策略」提供產品客製化程度高、 種類多、產量低的生產模式;然而「成本領導(cost leadership)策略」提供標準化產品、種類少、產量高的生產模式。在1990年代後期製造業中,只有15%的製造活動來自大規模製造系統,而小批量多產品系統所佔份額超過 80%,這可能是由於人們需求的多樣性與差異化所致(Hitomi,1996)。


我們定義「生產活動」是包含從產品設計、採購、製造、外包、檢測、銷售、通路到最後交送到客戶手上的所有流程;然而「製造活動」為 生產活動的一環,早期專注於實質的加工活動,其包含撿貨、搬運、加工、品檢、出貨等,如下圖。簡言之,生產活動除了製造活動外,還涵 蓋了設計或服務相關的活動與流程(含售後服務),現在大部分的製造業在過去三十年的轉型,已進入製造業服務化。因此若無特別說明,本書並不刻意區分生產與製造。

圖 2.2 製造活動流程(圖片來源:前程文化提供)

若以製造為公司營運的主要核心活動,其可以透過整合物料流(製造過程和裝配)、資訊流(製造管理系統)和金流(製造經濟學),來實現其製造的品質規格、生產效率與經濟成本效益。製造商需藉由不損害生物自然環境(也就是綠色製造、永續與環保相關議題)的製造過程,隨著實現其利潤目標,逐漸來服務社會(Hitomi, 1996)。事實上,製造業需要保持 競爭優勢,主要可透過以下指標來評估其產品的價值和 / 或製造系統的有效性:

  • 產品的功能、差異化和品質
  • 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
  • 設備的使用率與生產數量(生產率)
  • 快速反應市場(time to market)和準時交貨(速度)
  • 創新(技術領導 / 市場領導)
  • 遵守行業法規

另一方面,製造系統自動化能提升生產效率並降低「 變異 」 (variability)。製造現場設備自動化的原因包括(Groover, 2001):用自動 化的儀器設備替代人力並提高生產力、減輕焊接和機械加工等技術工人的 短缺、減少日常和冗餘重複性高的手工和文書工作、改善工人的安全性, 替代執行危險任務的工人(例如核能、化學或高能)、改善產品品質、縮短製造前置時間、協助完成無法手動完成的作業、避免不自動化的高昂成本(例如雇許多人力的成本)。實務上,製造系統中的某些流程或零件需要自動化,只要有合理的自動化成本,實體設施或其製造支援系統都可以自動化。為了達到自動化的目標,電腦整合製造(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利用電腦、網路及資通訊等技術,整合與管理製造 過程中的所有活動的系統。製造系統中,自動化涵蓋的範疇包括自動化產品設計、自動化機器、可換線且執行多項作業的彈性生產線、自動化產能配置與調節、自動化組裝操作、自動化物料搬運系統和倉儲系統、自動化規格檢驗等。學理上,自動化製造系統主要可分為三類(Groover, 2001):

  • 固定自動化系統:於高生產率、高產量、產品種類少的情況下 (也就是多量少樣),例如用於某類產品進行特定形狀焊接的焊接 夾具。在某些特例中,這可視為一種專線(dedicated production line),用於服務某特定顧客或產品類別。
  • 可編程自動化系統:用於小批量,多品種的批量生產(也就是少量多樣),透過程式開發不同的模組與子功能,進行多元化的生產,例如機器人焊接單元。
  • 彈性自動化系統:與「彈性製造系統」(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FMS)接近,生產速率與產品種類介於上述兩種系統之 間,可以透過彈性的模具設計或「快速換模技術」(single minutes exchange of die, SMED),以較少產能損失從一種產品類別轉換到另一種產品。

製造系統管理的挑戰

一般來說,製造系統之所以管理困難,主要有三個理由。 第一,「資源與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的多樣性」。由於製造現場的資源種類眾多,包含 8M1I,由各個企業功能部門來 使用(或共用),因此協調與資源優化上有困難之處。例如為了提升產能到底是要多雇人力、還是採買機台?若採買機台,是以全新機台?還是二手機台為主?甚至租用機台?資源間決策的權衡(tradeoff)有眾多因素 (長期、短期、微觀、綜觀)需要考慮。此外,在跨部門資源協調與權衡 過程中,更需要考慮各部門的 KPI,不同部門的 KPI 也有所不同,如下圖。例如製造部以滿足當日產品生產需求(daily demand target)為主,然 而研發部以產品設計與開發或專利申請為目標。當目標間有衝突 (conflict)時,更有其困難之處。例如研發部欲借機台來加工試驗性產品 以改善品質,對於製造部門就可能發生產能損失(產品生產需求當日沒有 達成目標),實屬兩難困境(dilemma)。在這案例中,一個全面資源優化 的自動化先進規劃排程系統(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APS),就 扮演著客觀資訊分享與協助決策的關鍵角色,用以溶解(dissolve)多目 標的兩難困境。

圖 2.3 資源與 KPI 的多樣性(簡禎富、胡志翰,2011) (圖片來源:前程文化提供)
圖 2.4 管理階層與製造現場目標間的衝突(圖片來源:前程文化提供)

第二,「管理階層與製造現場目標間的衝突」。管理階層著重在為了營 收與價格的維持,希望採取差異化策略,以生產少量多樣的客製化商品。 然而製造現場往往為了追求生產效率與品質穩定、希望透過成本領導策略 以大量生產降低換線換模換溫群所造成的產能損失,並降低單位成本。事 實上,這也是資訊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導入時的困難與挑戰。由於各部處或上下層(管理階層與製造現 場)的目標間衝突,經常造成系統開發時使用者需求間的矛盾,如圖 2.4 所示。

第三個理由,就是「變異」(variability)。變異是指任何可能造成系統 偏離正常運作的事件,這些事件包含可預期的與不可預期的。變異可以是 好的(例如品質變異變小),也可以是不好的(例如機台當機產能損失)。 在實務上,變異通常意指的是負面的狀態,意味著問題發生(預期狀態與 實際狀態有落差),而造成製造系統的損失。製造系統的變異來源包含了以下幾種方式:

製造系統分析與管理

  • 產品:加工過程品質(不良品)、重工(rework)、回流(reentrant)等。
  • 機台:當機停工、修理、安裝設定(setup)、換模換線等。
  • 人:技能差異、任務難易、隨時間變化(學習曲線)、文化 / 產業 環境、缺席請假等。
  • 料:物料短缺、物料品質改變等。
  • 工作或任務:訂單工程變更、產品組合改變、產品差異化、不同 工作的數量、工作到達的方式(優先順序規則)等。
  • 管理:加工節奏變異(單機、上下游)、系統中的決策、控制工作 流程和排程等。 變異經常造成獲利、產能、資源等的損失,並需要重新調度資源來進行異常排除(troubleshooting)。變異的處理一般來說可區分為三階段:(1) 事前預防:透過即時監控與預警(pre-alarm)機制的建立,在事件發生之 前預測即將發生的時間點或偵測徵兆;(2)發生中治療:以領域知識工程經 驗或透過工程數據分析系統協助故障排除,同時進行資源調度以支援產線;(3)事後檢討:檢討標準作業流程或開發工程自動化系統,建立自動控制或提醒(防呆)機制、以減少再犯。

實務上,「自動化」(automation)部分提供了降低現場變異的好處。 然而,現場變異一定是不好的嗎?事實上,變異不全然是不好的。變異在 資訊理論中代表了「資訊量」(information content),通常可以用變異數 (variance)或夏農熵(Shannon entropy)來表示。變異數是衡量資料離散 的程度,而熵是衡量不確定性或亂度的量度,兩者皆為值愈大不確定愈大。

本文節錄自《製造數據科學:邁向智慧製造與數位決策》,由前程文化授權轉載。
資料來源/知勢選讀(官網書籍連結):https://pse.is/4a95r9
了解更多商管教育新知(前程粉絲專頁):https://pse.is/4c8q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