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半導體通路公司轉型路:不斷試錯,建構企業的數據文化
過去兩、三年,大聯大的數位轉型成果是許多企業想要學習的對象,但對大聯大而言,這樣的發展是透過多年的摸索、試錯當中摸索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究竟他們是如何建構企業的數據文化?
有ERP不代表公司已經成功數位化
大聯大資訊長莊仕雄指出,疫情期間員工能夠順暢進行遠端工作,只是建置好線上作業的環境,讓溝通不受空間限制,但不代表公司已經成功數位化。他舉例,目前許多公司都有ERP系統,但並非有ERP系統就代表已經成功數位化,真正的數位化必須要從建構完整的數據文化開始。
如何建構企業的數據文化?莊仕雄將大聯大的建構過程分為四個步驟,首先是建立數據化的先遣部隊,一開始採取專案工作小組的形式,大聯大在五年前就開始建立自己的資料科學團隊,主要透過這個團隊去探索技術與內涵,快速了解數據化、數據驅動業務的意義及落差。
第二個步驟則是透過解構的方式,將傳統的非數據化行為解構成數據資料。例如公司的ERP系統雖然搜集了所有客戶的交易資料,但是交易過程中的多數線下行為卻不會被記錄下來,例如聯絡頻率、客戶提供給業務的其他資訊,這些傳統的非數據化行為,需要用新的方法重構成數據化資料。如果想要利用這些累積的資料,進一步預測客戶的需求時,又需要再衍伸納入哪些外部資料,資料間又該如何連結?都是下一步必須要思考的事情。
即便擁有資料,如果沒有技術團隊有效運用的話也沒有用,因此,下一階段要做的就是建構能夠處理數據化與AI的團隊。最後,在累積的資料及技術團隊的基礎下,進行更多的專案的落地與深耕。更重要的是,後面這些資料解構、建構再優化的過程是一個循環,會隨著業務的開展、大環境的變動不斷調整,而這正是數位轉型的基本精神: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目的在企業願景還是贏得眼前的比賽?
雖然建立數據文化是件重要的事情,但是目前很少企業能夠像大聯大這樣,從上到下調整結構,投入大量資源進行轉型。「你要看願景做事,還是贏得眼前的比賽?」莊仕雄認為,光是要進入第二步驟就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需要投入極高的人力與金錢,卻無法在短期內看到成效,「如果沒有高層的支持很難成功。」
自2019年開始,大聯大資訊部門於每年底舉辦內部黑客松,希望透過競賽,刺激同仁思考,激發創意,藉由技術賦能內部實際業務。2022年,大聯大更進一步與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攜手合作,展開為期近八個月、共三階段的AI人才賦能專案,從AI必備的Python程式語言做為起點,接著是涵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路等核心技術的AI實作課程,以及最後要解決各部門痛點的落地實戰。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落地實戰擴大至各個部門,由領域知識專家與IT同仁組成小組,針對各部門所提出的問題,以AI進行解題。
「對我來說,IT是企業數位轉型的領頭羊,也確實看到這樣的能量與氛圍正在向其他部門擴散,」莊仕雄説,在建立企業的數據文化過程,每一個部門都需要盤點自己的資料,專案的責任不能只限於資訊部門,每家公司的狀況不一樣,策略也不一定相同,以大聯大為例,因為客戶都是企業而非個人,因此,如果只看整體的資料,可以參考的價值就非常小,須要非常獨特的看待每一個客戶的行為。
莊仕雄說,建立數據文化的四個階段並不是循序漸進,有可能是並行或是重複進行,當新的數據不斷地進來,二三四階段的策略也會不斷的優化與改進。形成一個閉鎖迴路。他期許資訊部門能成為領頭羊,先讓IT團隊開始進行轉型與調整,再將能量與氛圍擴散到團隊之外。
隨著「開放資料存取」的議題興起,與企業視資料為私有資產的觀念相悖,相關部門也開始針對Google、Amazon、Facebook等科技巨頭壟斷龐大用戶資料,要求開放存取,讓學術單位可以自由存取。針對資料開放一事,莊仕雄以開放的角度來看這件事,他認為資料既然是「取之於社會,也應該回饋於社會」,未來在供應鏈上的系統也可以使用這些元件,讓整個生態系統變得更好,更相信將會有利於大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