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突圍 36 之 「瞞天過海」的內斂智慧

「瞞天過海」屬於 36 計中的「勝戰計」,強調利用環境、時機與敵人的疏忽,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推行行動,迅速取得勝利。在戰爭中,這種策略常用於將敵人誘導至錯誤方向,使其失去警惕,從而達成戰術目標。在現代商業中,這樣的計策同樣適用,特別是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企業需要在保護核心機密的同時, 確保行動的成功不被對手發現或阻止。

  • 原文:

事不可讓人知,須秘而行之

  • 古典詮釋:

如何不動聲色地完成計劃,通過隱秘行動達成勝利。

  • 數位轉型脈絡下的當代詮釋

在數位轉型的背景下,「瞞天過海」可以理解為,在實施數位轉型任務的前提下,如何在確保對外保護核心數據和策略的同時,對內部也能保持透明度。對外來說,數位轉型涉及大量關鍵數據和技術創新,這些都是競爭優勢的來源,必須防止被對手窺探。而對內,建議企業應確保員工了解並認同變革的必要性與方向,激發 員工的參與和積極性。

其中的平衡關係極其動態、微妙。實際上,我們也經常看到企業在這兩者之間難以取得平衡。核心的原因在 於企業一直未能正視數據管理工作的系統性與必要性。

不止瞞天,更要過海

從「瞞天過海」的脈絡出發,台灣中小企業在推進數位轉型時,可以考慮以下做法:

  • 主動與關鍵客戶討論研發方向

企業可以主動與關鍵客戶討論未來的研發方向,以確認資源投入的精準性,確保數位轉型與市場需求同步, 並加強企業與客戶之間的合作關係,這樣既能減少風險,也能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

  • 順勢建立數據管理制度

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我們強烈建議企業積極推進數據管理制度的建立,確認數據流通的範圍與程度,以確保 數據安全的同時,提升內部決策的效率和準確性。數據管理制度的實施不僅有助於提升業務透明度,還能在 轉型過程中提高整體執行力。

  • 盤點與強化數據思維及技能

我們認為,台灣中小企業在轉型中需要盤點和強化員工的數據思維及技能,這將有助於確保轉型任務順利推 進、目標得以達成。企業應透過培訓提升員工的數據分析能力,並推廣數據驅動的思維方式,讓員工能夠積極參與並推動數位轉型進程。

  • 成功案例:「對了,接下來還有件事」

Apple 就多次完美演繹了「瞞天過海」策略。回到 2007 年,在 iPhone 成功推出後,Apple 立刻投入到 iPad 的研發中,但在研發過程中對外界進行了高度保密,避免競爭者搶先推出類似產品。然而,Apple 內部的討論卻非常透明,內部員工清楚了解這款產品的意義和潛力,因此積極投入到開發過程中。這種內外平衡的策略 使得 Apple 在 2010 年成功推出了 iPad,並再次引領了市場潮流。

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數位轉型過程中的「瞞天過海」並不等於完全封閉資訊,而是有選擇地保護關鍵資 產,同時保證內部團隊能夠理解和參與整個過程。這樣一來,既能保護企業競爭優勢,又能確保變革的成功推進。

  • 保密需求與資訊流動的平衡

與 Apple 成功運用「瞞天過海」策略的案例相對,我們也觀察到許多企業在數位轉型中過度封閉,最終導致 失敗。例如,希爾斯百貨(Sears)雖然是最早擁抱電子商務的零售業巨頭之一,最終還是在 2022 年宣告破 產。原因當然很多,其中一項為在數位轉型過程中過於關注外部的競爭壓力,將原本可以彼此協力互補的部 門切割為獨立利潤中心,導致部門彼此防備,試圖保護其核心利益,卻忽略了內部透明度的需求。員工也無 法了解公司轉型的全貌,缺乏參與感,最終導致組織內部對變革產生抗拒,阻礙了轉型的進程(Harvard Business School., 2017)。

希爾斯付出的慘痛代價讓我們明白,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內部透明度和資訊流動是關鍵。如果企業無法 透過資訊分享與數據流通讓內部員工理解變革的意義及進程,就容易引發內部混亂,進而影響變革的成功。 我們認為,企業在推行數位轉型時,必須找到保密與透明的平衡點,既要保護核心數據不被競爭對手發現, 又要確保內部員工對變革目標有足夠的理解和參與。

  • 「瞞天」是手段,「過海」是目的

最後,我們在與企業討論運用「瞞天過海」策略時,常提醒企業領導者,「瞞天」只是達成目標的手段,而 「過海」才是最終目的。企業的最終目標是順利完成數位轉型,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創新能力,而不是單純依 靠保密來維持短期利益。

過度關注「瞞天」的部分,可能會導致企業迷失在保護技術和數據的細節中,忽略了轉型的根本目的。我們 建議,企業應通過適當的保護措施,確保核心資產的安全,同時維持內部的開放性,鼓勵員工參與創新,從 而推動整個轉型過程朝著最終目標邁進。

數位轉型是一場複雜而深刻的變革過程,企業需要在內部資訊透明度與外部保護策略之間取得平衡。我們可 以從「瞞天過海」這項策略中學到如何管理這一過程的智慧。企業應以「過海」為目標,避免過度保密所帶 來的內部問題,確保在保護關鍵數據的同時,內部資訊流通順暢,並通過與客戶合作、強化數據管理和培養 數據技能,最終實現數位轉型的成功。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2017). Sears: The collapse of a company from within. Harvard Digital Lab for Innovation. https://d3.harvard.edu/platform-rctom/submission/sears-the-collapse-of-a-company-from-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