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變動宿命 全家用科技解決未來問題
那兩年,正是全球貿易環境產生極大變動的時刻。1986年由於美日簽訂《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日幣對美元大幅升值,同時帶動了台幣兌美元從40:1遽升到25:1,傳統製造業苦不堪言,開始陸續外移。
1987年,台積電成立,開創全球晶圓代工新模式;同年,由於台灣解除對外資的管制,外商也紛紛進入台灣市場試水溫,太平洋建設集團與日本崇光百貨(SOGO)合作,太平洋崇光百貨(簡稱太平洋SOGO)在1987年正式開幕,帶動百貨流通業的劇烈轉變。
就在這樣的大環境氛圍下,全家與超商界的大隊新兵共同起跑。當時,台灣有已成立十年的統一超商,雖然仍是統一食品的一個事業單位,但畢竟已有先行者優勢與品牌知名度。
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笑說,因此,消費者心中的印象是「統一和其他超商」。
市場老二的宿命:不斷找尋創新的可能創立之初就有一位遙遙領先的大哥,已經有一百多家店的基礎,如何在同時起跑的諸多便利商店中脫穎而出成為領先群?「我們是second mover,如果一直跟著前人的做法,大概走不出一條路,」全家便利商店會長潘進丁從不諱言,身為市場老二,「必須不斷研究,找尋各種創新的可能性。」
一路走來,全家有許多創新的商品與服務,從停車費代收、賣霜淇淋、烤地瓜到超商取貨等,都是帶動產業轉變的成功創新。全家很早就開始銷售冷藏便當和三明治,甚至賣過手機、做過水電維修,這些嘗試有些是草草收尾,有些曾讓全家重重摔跤。不過,勇於創新的精神至今沒有改變。
重新定義「便利商店」
便利商店在台灣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以食品和日用品販售為主,早期也有很多報紙雜誌,後來又增加便當和飯糰等鮮食,但其實各家超商差別不大。要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與差異化?全家回到便利商店的本質思考,「便利商店,顧名思義就是需要便利,」潘進丁說,於是他們開始研究在這個小小的商圈裡,消費者生活上還有什麼不方便?這個思考,使得全家從「追求便利性」進入「提供差異化商品及多樣化服務」,也重新定義了「便利商店」。
葉榮廷表示,當時員工到日本觀摩,發現日本的便利店會代收一些單據,這給了大家靈感,回來之後就找銀行討論是否能夠代收費用。溝通一輪之後,雖然有兩家規模相當大的銀行很感興趣,但苦於財政部不肯答應。努力了一年多,最終仍無功而返。
直到1997年在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轉機出現,台北市希望改革停車費的收費方式,找通路代收路邊停車費。問題是,停車單上並沒有條碼,手續繁瑣、單筆金額又小,所以一開始沒有通路願意接手,全家自告奮勇成為第一家提供代收服務的便利商店。從此開始,逐步延伸到電話費、電費、水費、學費與信用卡帳單,現在甚至連社區的管理費都可以代收。很快地,代收的服務從全家擴大為所有便利商店的必備服務。這個改變是台灣便利商店發展非常重要的一步。葉榮廷說,純就獲利而言,代收的手續費並不多,但是人流帶來的併買率大概20%,也就是繳費同時順便購物的人大約有兩成,不容忽視。其次,代收也改變了便利商店的獲利模式,「台灣便利商店的密度這麼高,就是因為有代收作為支撐。」葉榮廷說,也由於代收建立起來的收費系統,加速了台灣電子商務發展,「大約有七、八成的網購消費者選擇在超商取貨,是大家心目中的首選。」
便利商店的功能就此逐步擴張,不再只是方便買東西的地方,而成為「街區服務中心」,這是最關鍵的轉變。大約在2000年左右奠定了基礎,民眾也養成到便利商店購買食物和日用品的消費習慣,潘進丁稱之為「便利商店在台灣取得公民權」。這一年,全家正好達到一千店。
不為數位而數位,用科技解決「未來的問題」
以街區商圈與消費者需求作為經營核心,全家便利商店的數位化在這幾年讓消費者們相當有感,例如手機預購咖啡,不僅取代過去的紙本登記,還可以隨時送給親友或同事,只要帶著手機,就能在全台灣各店領取。不過,葉榮廷強調:「我們不是為了數位化而數位化,而是在想未來會碰到什麼問題。」
葉榮廷指出,像高齡化社會是一個可預見的未來,原本便利商店主力消費客群是二十幾歲到三十九歲,年輕人一週來店超過五次,六十歲以上的大概只有三次多一點。但台灣年齡中位數目前已經超過四十歲,所以一定要扭轉局勢。
還有人口結構造成的缺工問題,十八至六十五歲的勞動人口平均每年減少十六到十八萬人,但是便利商店是勞力密集的產業,這個可預見的未來又該如何面對?
當然談流通業最重要的趨勢就是網路購物崛起,新冠疫情之後,「我們覺得它是回不去的,對消費行為是不可逆的,」葉榮廷分析,當網路購物成為消費行為的常態後,實體零售業者必須思考的就是,「我要被排除在外還是要介接?」
新科技快速發展使得商業模式不斷翻新,過去成功的經營模式在未來不見得有用,因此全家在定義問題之後,就設定了一些目標,而數位化則是用來達成目標的方法。全家推動會員制就從這個概念出發。
首先,經營顧客的終身價值,是全家希望能夠達到的目標。葉榮廷說,過去經常是「開發一個商品想賣給很多人」,但現在希望做到的是「賣很多產品給同一個人」,要解決的問題就跟之前完全不同。「你認識他嗎?你瞭解他嗎?你在乎他嗎?他喜歡的是什麼?」葉榮廷連問了幾個關鍵問題,而這些都必須從顧客辨識開始著手。
「一開始我們還想要投機取巧,」葉榮廷口中的「投機取巧」,指的是希望以合作方式讓別的企業把會員帶進來,但很快發現別人根本不願意分享資源。「我們就想,與其靠別人,不如自己來。」這個轉念,促成了全家開始做自己的會員,透過App的開發與應用,不僅解決客戶痛點,還提升會員的忠誠度與其他附加價值。2021年全家的會員數已經突破一千三百萬,穩居四大超商之首。
全家目前數位化發展的重點有兩個,一個是系統建立,另外一個則是數據研發。系統部分主要指的是供應鏈數位化與營運自動化,而數據研發則是嘗試從資料庫行銷起步,最終能夠開發出預測模型,早一步預測消費行為與趨勢的轉變。零售業原本就有很多數據,但過去經常只是拿數據來參考,還沒有把數據當成決策依據,與理想之間還有一段距離,葉榮廷強調:「必須把domain knowhow跟演算法技術結合,在我們的場域進行多次實驗之後,那個數據才有價值。」
預測未來,是每個產業都希望能夠達成的目標,對便利商店而言更是重要。「我們這個行業面對變動已經習以為常,」什麼叫變動?葉榮廷說,像溫度的改變,今天二十八度、明天三十度,根據全家的統計,溫度每升高一度就會增加7.9個客人,「這些客戶進來了會買什麼東西?我們就要去因應。」
不僅每天有短的變動,還有大且慢但回不去的變動,例如網路購物、人口結構改變、數位支付,以及商業模式的推陳出新,這些都是不可逆的趨勢,需要長期投資,並且提早進行基礎建設。
從「柑仔店」時代一路走入新零售大浪中,2021年,因新冠疫情的巨大衝擊,消費型態迅速轉變,零售業受到極大衝擊。但在此同時,統計到2021年8月為止,全家店舖數為三千七百七十店,穩坐便利商店亞軍地位,不過市值數度超越第一名;2020年營收突破853.7億元,年增9.8%,全年淨利為21.3億元,年成長16.3%。此時,便利商店在大眾心目中也早已轉變為「統一、全家和其他超商」。
而且,社會對於便利商店產業的評價,不再單純只看店舖數或者獲利,還有與客戶的關係,甚至包括對產業的貢獻。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自從全家開始賣地瓜之後,台灣的地瓜就沒有跌過價,現在契作有一千兩百公頃,更是穩定市場的力量。
葉榮廷說:「我們也找過農委會談,如果地瓜可以,那其他農產品可不可以?我們想進一步協助台灣農業。」
全家「老二哲學」的創新力與影響力,顯然相當值得期待。(文/溫怡玲)
本文節錄自《企業創生‧台灣走新路:企業五大轉型突圍心法,打造新護國群山》,由商周出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