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立國之本,農業還能協助企業完成減碳的最後一哩路

楊旭宸過去曾經擔任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執行長,這段經驗讓他有機會參與許多農業發展專案,進而投入碳匯領域,也才發現農業因為產業特性所創造出自然碳匯,可以進一步幫助企業提升 ESG 績效,而不再只是要求企業認購產品的產業。因此,他決定和過去的工作夥伴共同創立公司,在協助企業達成淨零的同時,也希望提升產業與環境的價值,並幫助中小企業或農企業以嚴謹的態度、科學的方法為基礎,進行減碳排放的策略規劃與方法。

減碳重點不在花錢買碳權,而是投入執行

由於累積了豐富的農業場域經驗與資源,在面對企業需要實現減量的場域,或是僅差一點就能達成目標時,無限永續公司的團隊能協助媒合,以及提供科學方法量測與驗證等服務。楊旭宸說,科學的方法有兩大重點,一是減量過程必須是可被量測的,因此,需要使用符合科學檢驗標準的儀器進行量測減碳前後的比較;第二則在於可驗證性,而目前在碳匯或是溫室氣體排放的區域主要依據 ISO 相關的檢驗標準。也就是每次量測及驗證的過程,都需要有標準的程序,且可被重現。

目前要在農業經營場域量測溫室氣體的成本極高,包括儀器、人力都是十分昂貴的投資。但隨著大眾對於相關議題的重視,陸續也出現許多新技術,包括透過光譜進行監測甚至結合 AI 辨識,就能成為長時間持續,且低成本的量測。

面對近來不斷被討論的「漂綠」問題,楊旭宸認為,重點在於企業是否投入資源減碳,而不是只有花錢購買碳權。因為企業如果有投入資源,就會創造出原本沒有的減碳效果,並衍伸出後續的碳匯與碳權的議題;但如果什麼都不做的話,即使是花錢購買碳權,也會被質疑對於地球的溫氣氣體減量沒有貢獻。

透過種植方式的調整,也能產生碳匯

法國農業部部長在巴黎舉辦的2015年第21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1)第一次提出「千分之四」倡議,意思是每年讓土壤增加0.4%(千分之四)的有機物質儲量,將空氣中的碳留在土讓,以調適氣候變遷衝擊,同時改善土壤健康、提升糧食安全,這也是目前熱烈討論的「黃碳」。

楊旭宸提到,以美國為例,大規模的犁耕種植方式,會破壞土壤本身的固碳效果。也就是土壤如果是裸露,沒有任何草的話,土懹就會喪失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因此,他們有一個協力團隊,主要就是透過草生栽培,例如在一些果園或茶園等有機種植的場域,透過種植適合的草木,就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農藥與肥料的狀況下,增加土壤中的有機物質,使其越來越多元,因為土壤本身的養分如果足夠,就不需要再另外施肥,且能增加二氧化碳吸收的效果。而這些都是可以被量測與驗證的。

有些業者會透過支持有機、友善農業,或是採購偏鄉農產品,作為員工餐廳的食材,這些雖在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都具有一定貢獻,但主要仍以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為主。楊旭宸提到,由於農業是立基於自然環境的經營型態,因此可以作為企業進行環境永續的場域實例。例如許多企業會認養森林,當中已有明確的方法學證明種了多大面積與多少數量的樹木,可以取得多少的碳匯與碳權。又或者如台積電在公開資料中曾經提到,企業長時間認養超過 20 公頃的有機與環境友善的農田,若能在這些農田發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節約用水與增加碳匯等農業經營方式,再透過相關的量測與驗證技術,就能得到十分具體的成效。

欲了解更多,請收聽『讓農業完成企業減碳的最後一哩路 一 ft. 無限永續企業負責人楊旭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