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經濟展望:疫情尚未減緩 企業仍需努力轉型

2020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迫使國家、企業和個人都必須正視變動已成為常態的現實。這場疫情的發展在在超乎各國的想像:原本以為跟2003年的SARS一樣影響範圍僅限於亞洲,沒想到蔓延全球幾乎無一國得以倖免;原本認為已發展國家的醫療系統發展較為成熟,怎知禁不起考驗使得疫情雪上加霜;原本以為短期內可以結束,不料直到2021年初仍然看不見隧道盡頭的曙光。

因此,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特別邀請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分享,邁入2021年之後,企業該如何因應疫情所帶來的變動與對大環境的影響,提早進行策略布局。

孫明德指出, 2020年1、2月疫情從亞洲開始大流行,主要是中國、東亞;3、4月的時候擴散到歐洲與美國;5、6月再蔓延新興市場國家,像巴西、印度和俄羅斯。直到2020年第四季,歐洲在天氣轉冷時染疫人數再度增加,美國則始終未見疫情緩解的跡象。截至2021年1月底止,全球感染人數已經破億,死亡人數超過200萬。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也再度宣布大額財政支出來刺激經濟,這使得市場上的錢會更多,也讓物價上漲的可能性進一步提高。

生活方式與產業型態同時改變

雖然台灣防疫成果斐然,是極少數在2020年經濟仍然維持正成長的國家,並被視為全球防疫典範之一,但孫明德在演講中提醒,大家最需要關注的是,這場疫情已經徹底改變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樣貌:在家工作、線上學習成為常態,出國洽商、旅行完全中斷,但這些只是表現上看到的短期現象。再深入探究,白領工作、高薪者在疫情中較容易改為在家工作,受影響相對較小;必須以勞力換取收入的低薪工作者,特別像受創最深的服務業,為數眾多的勞工甚至失去工作。

除了生活型態轉變所帶來的可能影響,新冠疫情也使得企業的營運方式產生極大轉變。前兩年由於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不少企業為了因應美國的高關稅,已經紛紛將生產基地從中國往其他國家移動,造成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而這波疫情更是徹底改變過去20年全球化集中大規模的生產模式。

最主要的是,企業不再像以前只注重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進一步思考如何兼顧供應鏈風險與經濟安全。

供應鏈不只是「移動」更要「分散」

「例如汽車的零件這麼多、供應鏈這麼長,只要有一個地方因為災害而無法生產某個零件,整台車子就做不出來,」孫明德強調,這波疫情影響的不只是消費行為的改變,背後還有更徹底的變化,「疫情之前供應鏈只是移動,現在更要考慮如何分散,連帶使得專業分工的觀念開始改變。」

他舉例,像日前大量缺貨的車用晶片大部分靠台灣供應,是對歐洲各國的重要提醒:不能只靠亞洲國家供應,必須保留部分關鍵零組件的產能或庫存。因此各國政府很可能會開始鼓勵晶圓代工廠前往設廠,或者在本國自行建立起完整的供應鏈,以確保再有類似此次疫情、全球斷鏈的情況發生時,能夠有緊急因應的方法。想像一下,未來晶圓代工廠可以分別設立在許多不同國家,而營運中心設在台灣,這對於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而言,又是另一個新的機會。

儘管疫苗已經開始施打,但根據各國政府預估,新冠疫情最快也要到2021年下半年才能有效控制。孫明德建議,企業必須看清趨勢的變動:貿易戰讓產業被迫改變,緊接而來的新冠疫情則加速了這波改變,未來投資不再只往成本低的地方跑,還要考慮分散供應鏈以降低風險;消費上則開始大量依賴電商,虛實通路如何整合,達到最佳化的配置,都是可見的商業模式轉變,也是企業必須提早佈局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