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淨零碳排,台灣企業應打群架,用創新、跨界對接國際

歐盟2023年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又稱「碳邊境税」或「碳關稅」)在即,加上各國及各企業陸續公布淨零碳排目標,外資投資及銀行融資對於企業ESG議題的重視。金管會日前即宣布,將以七年時間,從2023年到2029年,分四階段達到全體上市櫃公司做「碳盤查」並查證的終極目標。面對倒數計時中的減碳壓力,台灣企業如何在短期達到目標,進入後續減碳、淨零、甚至負碳的正向循環,並找到自身的競爭優勢呢??

企業對於零碳排的感受,比起法規帶來的壓力,更直接有感的是國際品牌驅動的改變,例如蘋果、IKEA等國際品牌對於供應商的碳排要求。臺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說,2023年即將開始課碳邊境税,屆時供應鏈將會大受影響,也會涉及到各個產業,無論是台積電、台泥或是金融業都有自己的供應鏈,因此,碳盤查不只是一家公司的需求,而是全台灣有196萬家中小企業都有需求。但是,相較於資源豐富的大企業,中小企業在執行上的難度更高,人才不足、經驗有限、資源不足是最常遇到的三大困難。

早在2009年,陳來助即帶領友達團隊完成全球第一台通過碳足跡認證標準的「電視機產品」,耗費許多心力與500多家供應鏈廠商進行溝通,啟動供應鏈碳足跡盤查作業。如今當被問及「企業的碳盤查要盤要查到多仔細」?陳來助認為,每一家企業都不同,要視企業所架構的產品生命週期有多完整,每一家企業需要先自行定義出來。

陳來助坦言,碳盤查過程中最難的是不同企業資料取得,例如,有些企業不願意透露電費資訊,企業間很難取得共識。但是,隨著法規的驅動加上整體環境的改變,後續再取得資料的阻撓力量,相信會越來越小。因為碳盤查的過程中,上下游廠商的碳排量都是需要揭露的資訊,企業才能計算出自己的碳排量。他也認為,供應商應該要彼此協同合作,「既然大家都要做,那就一起做,會更有效率。」

面對淨零碳排的壓力,陳來助建議台灣企業除了打群架外,還需要創新、跨界以對接國際。

為協助對淨零轉型有強烈需求的企業,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在2021年元月正式啟動第一屆「零碳大學」,整合相關資源,由最直接的能源管理著手,協助學員從廠區、產品等進行內部碳盤查及流程改善,並取得ISO 50001等認證,在短期達到撙節成本的效果,進而產生更多可運用資金並形成競爭優勢。更邀請國內外於零碳議題上表現卓著的企業經營者 或高階經理人擔任業師,協助學員透過典範學習、典範轉移來接軌國際。

零碳大學校長楊聲勇表示,他曾任教於多所大專院校,指導過許多企業主,觀察台灣中小企業雖擁有製造與生產的強項,卻在政策、外在環境改變上較無法快速調整適應,而淨零碳排的範疇極廣,極需要外部資源與群體作戰。他特別提醒金融業在這波碳盤查中,不能置身事外,更是需要特別注意借款企業的碳排放量,因為這些數字最後都會加總到金融業者的碳排放量上。

零碳大學執行長王怡雯表示,此次招生對象以實際負責並具有決策權的企業二代為主,若有強烈需求,如歐盟市場出口商、蘋果、Facebook等國際品牌供應鏈廠商,及鋼鐵、紡織、石化、水泥等淨零轉型需求強烈的廠商將會優先錄取。學員在接受零碳大學紮實的輔導課程後,最終將能產生自己的零碳轉型路徑圖。同時,也能藉由自家企業的零碳轉型經驗,以學長姐的身分幫助更多的企業完成零碳轉型。相關招生訊息可電洽臺灣數位企業總會(02)2523-5808 楊小姐,或上臺灣數位企業總會網頁https://www.tdea.org.tw/關注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