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整體產業AI化指數僅39分,仍有四成企業不認識AI

人工智慧自2017年在台灣蔚為風潮以來,雖有許多產業已注意到新技術即將帶來的變革,且提供AI技術服務的公司也相應而生,不少大型科技製造業也有突出表現,但在其他產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於AI的基本認識與導入方法仍然不太熟悉。調查結果顯示,從數位化程度來看,仍有四成尚未導入任何資訊系統或僅有基礎的資訊系統;而應用AI的情形有半數仍處於不了解如何應用或尚在評估的階段。

整體產業AI化指數主要由經營、人才及技術三大層面的分數加總得出,就台灣整體產業AI化表現來看,若滿分為100分,整體AI化指數平均分為39.3分,即使是ICT產業也未達及格(46分),而零售貿易服務業則只有28.1分。再進一步進行集群分析,有七成企業屬於AI化前期階段,其中包括 Unknowing AI (42.1%)、 Conscious AI (26.7%),僅17.4%為Ready AI及13.8%為Scaling AI等較成熟階段。

調查報告中所指的產業AI總指數共分為四個階段,從初階至成熟依序為Unknowing AI、Conscious AI、Ready AI、Scaling AI。Unknowing AI階段是指企業可能聽說過人工智慧,但不了解該如何應用的程度;Conscious AI階段則是已經大致了解AI,尚在評估如何應用;Ready AI階段的企業已對應用AI有明確目標,甚至正在進行專案實作。最為成熟的階段為Scaling AI,表示企業已有足夠的AI技術並應用在不同專案。

從這份調查中可以發現,不同產業間的AI發展落差極大。以ICT產業來說,約有四成企業已進入相對成熟的Ready AI以及Scaling AI階段,但仍有三成企業處於Unknowing AI階段;其他如零售貿易服務業、製造業及政府機關等產業中,超過半數企業仍停留在Unknowing AI階段。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建議,若企業尚位於Unknowing AI的前期階段,可以先盤點內部的技術及資料現況,參考其它企業的成功案例,透過課程或工作坊等工具,找到最適合的轉型命題,同時提升企業整體AI知識,以確保能一致地向員工溝通人工智慧相關資訊。而處於Conscious AI階段的企業,因為已大致了解AI,建議能更積極地透過與不同的AI技術供應商洽談,使用現成的 AI 解决方案,處理業務需求,找到潛在商機。

當企業來到Ready AI階段時,由於已有明確目標,則建議能評估AI API、SDK、預訓練的AI MODEL,放大在企業內部的應用,並從總部出發,試著將AI部署到部門、分公司,確認員工都理解企業掌握的AI資源及發展方向。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也建議產業AI總指數已是Scaling AI階段的企業,要以產業角度發展AI策略,並為企業擘劃 roadmap,深化企業的AI能力,將AI的理解擴展到整個組織,以致整個產業。(本次調查之摘要報告已可於以下網址下載:https://aif.tw/event/ai-research/

整體產業數位化分數仍未及格,邁向數位化仍然有一段路

根據調查結果發現,從經營層面來看,整體產業數位化分數未及格,僅50.8分,且僅有三分之一的企業有透過串流內外部資料分析來輔助商業決策(14%)或制定策略(20%)。雖說數位轉型已非新名詞,但僅有20.1%將數位化視為必要任務,總體來看產業邁向數位化仍然有一段路要走。

產業方面以ICT產業的分數最高(55.3分),最低則為零售貿易服務業(43.9分)。台灣長期以來積極發展智慧製造,尤其資通訊產業已累積許多數據,發展數位化有一定的基礎與能量。對零售貿易服務業而言,數位化壓力相對較小,以既有的營運模式依然能存活,但受疫情衝擊,意識到數位化的重要性,而開始導入基礎資訊系統。

圖片來源:《產業AI化大調查》報告內容

企業雖對AI已有基礎的認知,但仍不了解如何應用AI

在企業如何應用AI的部分,可發現整體國內企業應用AI的情形仍有待加強(44.4分),半數仍不了解如何應用(15.4%)或尚在評估的階段(34%)。其中又以零售貿易服務業的分數最低(26.4分),有近五成還在評估AI應用,顯示多數零售服務的企業對AI已有基礎的認知,但對實際的應用場景及投入資源仍在評估中。且僅1.9%的企業認為自己已有足夠AI技術能應用在不同專案,比例最低,因此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甚至在AI導入工作的方式中,有近五成(49%)的企業不了解或尚在評估AI技術,顯示多數企業對於AI導入實際業務仍有所保留或疑慮,企業評估是否導入AI往往考量其是否可以帶來立竿見影的效益,然而導入AI是一個不斷試錯、探索的過程,需要時間與耐心,而這確實是影響企業是否導入AI的重要因素。

圖片來源:《產業AI化大調查》報告內容

可信賴AI的意識尚未萌芽,產業仍在起步階段

有鑒於各AI發展先進的國家皆已針對AI提出一系列的準則與規範,以確保AI在發展的路上有跡可循,此次調查特別針對可信賴AI準則的遵守情形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整體企業平均有進行的AI準則僅有1~2項,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沒有進行相關準則,平均分數僅24.4分。即使ICT產業也只有27.4分。由此可見台灣產業普遍對於可信賴AI的意識較為缺乏,仍在起步階段。

圖片來源:《產業AI化大調查》報告內容

整體AI發展策略偏低(38.7分),近五成企業未宣佈AI相關發展策略,普遍各產業對於AI策略的發展仍然較不清晰,即使有近四成的企業宣佈支持AI發展策略方向,但是礙於資源分配(16.5%),或是對於AI可以在內部產生什麼綜效尚未清晰(23.1%),因此無法規劃完整的AI Roadmap。其中以「零售貿易服務業」比例最高(67.9%),這部分與零售服務業數位化以及AI應用程度有相當大的關聯。但是,即使是ICT產業,在AI發展策略規劃仍待加強,僅兩成(21.7%)完成AI roadmap。

圖片來源:《產業AI化大調查》報告內容

從人才層面來看,整體企業員工對AI的理解程度偏低,僅40.9分,其中仍以ICT產業分數較高(49.8分),最低則為製造業/政府機關/其他(28.3分)。整體企業內部的AI工程師能力仍偏低(37分),超過四成的企業不確定組織內是否有任何AI工程師,尤其是零售貿易服務業比例更高達56.6%。值得注意的是,22%的企業有工程師正在接受AI技術教育訓練,除資通訊科技業外,其他產業都各有近三成的工程師在受訓。

圖片來源:《產業AI化大調查》報告內容

而從技術層面來看,國內企業所應用AI的技術以機器學習(含深度學習)技術為主,最多使用在電腦視覺相關的應用場景,如辨識、偵測、追蹤與分割等功能。然整體企業使用AI技術項次為3.8項,顯示目前企業會使用特定的AI技術,而非百花齊放。或許並不需要一味追求高深技術,而是最能符合企業應用場景與需求的技術才是最佳解。

圖片來源:《產業AI化大調查》報告內容

在AI應用或導入的挑戰上,有近五成企業表示「數據資料不足或整合問題」為主要挑戰,其次則是「人才招募困難」與「產業供應鏈AI相關技術未成熟」。資料不足或是整合問題是多數企業導入AI首先會遇到的挑戰,甚或有資料,但也需要先進行繁雜的資料清洗工作,再則這些數據通常散佈在各部門,甚至尚未數位化,堪稱黑手工程。值得注意的是,「專業服務業」面臨人才問題的挑戰較高,「零售貿易服務業」的領導階層對於AI認知不足的困難較大。

圖片來源:《產業AI化大調查》報告內容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表示,雖然基金會在2019年初及年底時,曾針對台灣產業AI化等類似議題進行調查,但當時主要著重於企業的需求認知、人才培養及領導者支持度;且樣本只限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友,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的確涵蓋面有所不足,且經過幾年來的技術演變和大環境變化,與產業現況已有明顯差異。

為了更清楚理解台灣產業AI化的輪廓及進程,同時呼應世界各國將AI視為國家關鍵政策的趨勢,AIF特與電子時報、美商訊能集思科技、電通行銷傳播集團及KPMG等多家企業合作,針對台灣產業進行「產業AI化大調查」。希望透過此次調查以及後續的深入分析,能夠完整描繪台灣產業AI化推動至今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能協助企業掌握趨勢,對數位轉型與AI技術應用有更清晰方向,進一步與國際相關組織對接,掌握全球AI趨勢脈動。

此外,AIF也會透過每半年更新一次的《台灣AI生態系地圖》持續發掘更多潛力在地新創,盤點台灣AI發展能量及相關趨勢。3日將發布《2022下半年台灣AI生態系地圖》中也可觀察到人工智慧技術應用領域逐漸擴大,並不再僅限於製造業及醫療業,而是逐漸擴大至金融與餐飲服務業、傳統農漁業,以及影音內容的產製上。

關於《產業AI化大調查》

《產業AI化大調查》由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攜手《電子時報》、美商訊能集思科技、電通行銷集團及KPMG等多家企業合作,邀請不同產業透過問卷填寫,深入檢視自身企業AI推動成果與數位化狀況。調查於2022年10月14日~12月5日進行,首波調查企業總數為363家,調查對象為瞭解公司應用AI情形之企業代表,如部門主管或專員。除調查結果外,AIF後續將發布相關研究洞察報告,並邀請具代表性的企業分享導入AI經驗。

*本次調查之摘要報告已可於以下網址下載:https://aif.tw/event/ai-research/(完整研究報告將於2023年4月在「AI EXPO」活動完整發表,敬請期待。相關訊息將同步更新於AI EXPO官方網站:https://www.digitimes.com.tw/ai_expo_2023/

關於《台灣AI生態系地圖》

「台灣 AI 生態系地圖」(Taiwan’s AI Ecosystem Map)是由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與AppWorks、台灣智慧雲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智雲,TWS)合作而成,透過每半年更新一次的地圖持續發掘更多潛力在地新創,盤點台灣AI發展能量及相關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