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壓力來襲,SGS:碳管理是一條漫長的路
在碳議題上呈現M型化發展的台灣企業
SGS知識與管理事業群協理鮑柏宇觀察,台灣廠商目前在碳盤查、減碳、碳中和等議題的準備上呈現M型分佈,受到法規及國外企業客戶影響,大部分上市櫃企業或國外大廠的一級供應商,以及部份小型企業受到國際買家要求及國內法規影響,早已投入碳盤查的準備及因應的減碳措施。但是許多主力不在供應鏈裡的中型企業對碳的認知及導入反而較慢,企業內部也沒有啟動相關措施。令人意外的是,許多小型企業雖然不受國際企業影響,但受到國內企業對供應商的要求,在這一塊反而起跑得早。另一方面,部分消費產品、民生飲品則是受到當年環保署的獎勵而啟動碳足跡。
隨著淨零碳排已成為國際趨勢,各國政府及品牌供應鏈也紛紛提出減碳路徑圖,碳盤查及碳管理的壓力不再只是針對特定產業,而是逐漸各個企業都有可能受到影響。鮑柏宇提及,現在許多投資方在談投資標的時,傳統的價格與交期不再是唯一條件,取而代之的是產品本身的永續競爭力,而碳管理就是產品永續管理中重要的一環。
鮑柏宇分析,從碳邊境稅第一波實施的管制對象來看,可以看到產品主要範圍多限於水泥、電力、化肥、鋼鐵和鋁,對於非以原料出口為主的台灣企業,當下影響不大,但當它觸碰到消費型產品時,對台灣的影響就會出現。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國際組織對於減碳標準的制定,包括ISO 14064溫室氣體、ISO 14067碳足跡規範與ISO 50001能源管理規範。是不是取得第三方的認證書就代表完成碳管理了呢?
碳管理是一條漫漫長路
「碳管理是一條非常長的路徑,」鮑柏宇說,企業除了必須要建立對於碳管理的概念與基礎認知外,接著才會進入碳盤查,然後才經過第三方查證。但這些都只是起步。接著企業要從這個基線,也就是從某個時間點開始做,之後從基線來思考要怎麼擴充,鮑柏宇建議界定的範圍可以逐步擴大,最終目的是要把整個組織都納入範圍內。
「碳排這件事是一個結果論。」鮑柏宇解釋,碳盤查指的是在定義的時間區段中,組織所定義的邊界排了多少溫室氣體,也就是一個企業在其框定的範圍中,計算營運活動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就叫做碳盤查。這個碳排放邊界的設定,必須要由企業自己界定,而不是由查證方幫忙界定。也就是企業必須自己盤點需要盤查的範圍,再委託第三方進行確證或查證。而第三方主要查證的項目包括確認方法是否無誤?係數有沒有找對?計算過程有沒有失誤?協助確認結果無誤。最後會出一張查證聲明書,代表第三方證明盤查範圍符合國際規範、公部門或是特定品牌的要求。
鮑柏宇說,透過第三方的查證,背後會帶出許多規範標準,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廠商查證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要登錄環保署的平台,那麼就要符合環保署的規範。除了尋找具信譽的第三方單位進行查、驗證外,也要注意單位是否取得驗證項目及授權。
碳管理需要有一個單位負責
鮑柏宇認為,節能減碳是一體兩面的事情,想要達到減碳的目標有許多方法與工具,包括能源效率的提升、替代能源等綠能的使用以及許多方法與工具,但是節能絕對是很重要的手段,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企業在進入減碳議題時,能源都是跑不掉的議題。因此,可以看到許多知名品牌開始關注能源的使用,或是制定相關規範與標準,並鼓勵旗下供應商加入它的減碳行動。
另一方面,企業從產品研發端、流程面的改造,甚至是日常習慣的建立都有辦法進行減碳。鮑柏宇建議,碳管理的推動要有一個單位負責,不一定員工都需要知道技術,但要能配合減碳,例如隨手關燈、關電源的就是一種節能方式。企業從執行碳管理的過程中,會清楚掌握自己的碳排放狀況,並且開始思考自己的減排措施,設定終極目標,知道未來碳管理的路徑要怎麼做。相較於沒有做碳管理的企業,沒有相關紀錄留下,雙方的差別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