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智慧製造 #5 數位轉型或關技術,更是賽局

然而,世界並非永遠如此殘酷冰冷,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約翰納許(John Nash),表彰他對非合作賽局的貢獻。納許指出,只要每個人都根據別人的最佳策略,來決定自己的最佳回應方式,就可以解決馮紐曼零和賽局中,除了「魚死網破」、「你死我活」別無它法的困境。

在納許描繪的賽局中,所有人都知道對方想什麼,也將據以擬定對策、採取行動,對方也知道這件事,然後再根據對自己的瞭解,改變策略,不斷迭代下去。就像是武俠小說中,高手對望良久後,直到一方說,「你死了,」對方同時露出沮喪表情,丟下寶劍也說,「我確實死了。」然後兩人各自轉身走向自己的江湖,不再相見。

——鋪梗超長與稿費無關——

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也有這樣的過招局面。董事長驕傲地對着媒體說,「今年就是我們的數位轉型元年。」站在右後方不遠處的總經理馬上對着旁邊的協理說,「儘快拿出成績。」協理走到一旁拿出手機,在群組裡敲了幾個字「明天早上九點進行數位轉型策略會議,各部門提出方案,大老闆親臨。」坐在辦公室裡的經理看到後,第一時間轉發任務,還加了幾個字「列入季度部門績效評比。」

部門主任馬上召集同事,要大家提出方案,「我們一定要拿第一名,不可以丟臉,你們繼續討論,有結果跟我說,」主任丟下軍令狀就離開了。幾位資深同事談了談,作出痛苦抉擇,決定將功勞讓出去。於是把剛進公司的碩士菜鳥找來,「就你了,神奇寶貝!老闆很看重新人,指派你提AI方案,我們會全力支持,要好好表現啊!」然後就拿起菜鳥剛提回來的奶茶,嘻嘻哈哈地走了。

如果那位備受器重的菜鳥就是我,我會怎麼做?

擡頭看看,每一個人的位子都在我頭上,沒有一個尊貴的屁股肯因爲我而倒下。轉頭望望,我是神奇寶貝、擁有神奇能力沒錯,可是其他人要不是大木博士,就是小智,不然就是火箭隊。隨便每個人都可以把我提起來往外丟,還興奮地說,「就決定是你了!」

我會什麼?我只會寫程式啊!哎,反正他們只要看結果,不看過程。況且,時間這麼短,我也做不了什麼,更別說要產線實際應用。咦,既然只看結果,那我不是就能拿出我寫論文時的絕技——哈扣(Hard-coded)!所有參數都是固定值,所有功能都為界面服務,這樣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還不會穿幫。

(A FEW MOMENT LATER)

結果如何?既然你誠心誠意地問了,我就大發慈悲地告訴你:感謝納許爲我們提出的方案,最後結局當然是皆大歡喜,因爲每個人的KPI都實現了。哈扣寶貝獨力實現「基於人工智慧的電商核心商品撮合及社群金流系統」,每天自動幫大家點下午茶外送、少糖去冰都隨意,大家可以在群裡付錢,而且只花了三個月就完成,其中兩個半月拿來驗證,確保可以正常運行,界面還特漂亮。

主任被經理誇獎,經理被協理在群裡點名表揚,協理被安排在董事會做專題報告,總經理和董事長看到財經媒體大幅報導,各路專家及大神盛讚「護國山脈將起」、「數位轉型新典範」,接下來的股市反應自然不在話下。

然而這是我們要的AI嗎?總經理聳聳肩,「至少股市不拒絕。」

在協助企業推進數位轉型計劃的過程中,不斷聽到學員與客戶提出疑問,「所有老師都告訴我們要快贏,說這樣才能跟老闆要更多資源,真的嗎?」我也直接問老闆,「快贏就能說服 你嗎?」「不能,」在集團擔任高幹的老朋友說,「不過至少可以看見大家在動,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

這個答案還是來自真正自己帶轉型團隊的主管,當氣氛開始變得奇怪的時候,還能敏銳察覺、拉回方向。可是,受限於時間、精力與技術,多數經營者與高階主管通常沒有辦法深究細節,只能從關鍵點下手,而最容易切入的地方,還是管理,最容易把握的指標,還是效率與成本。

當企業在數位轉型上尋求「快贏」與「效率」時,注意力自然朝管理面傾斜,設定出來的KPI跟着偏向「追求控制技術的極致發揮」與「細節偏差的絕對注意」。在這個觀點下,所有的例外處理都是沒有附加價值的成本過程,有病,該治!但沒有例外處理,就要全力防止偏差與意外。做了這麼多年,我就想知道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完成這麼難的任務?答案是「一直以來都在使用的老方法」,因爲我們最熟悉的還是老朋友、老方法,以及老問題,連解釋聲明怎麼寫、鞠躬角度若干都已經有了標準範本。

可是,依凡,數位轉型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絕不是只按着傳說中「買電腦、學語言、導AI」的轉型階段論亦步亦趨就能夠實現。

說到骨子裏,數位轉型牽涉到企業本質的反思與調整,以及因此而展開的種種變革,甚至是商業模式與市場競爭力的變動,「要不要推進訂閱制?」「競爭對手做了什麼?」「要不要開源?」之外還有一千個問題要思考。

數位轉型過程更是一個連續的合作賽局,過了一回合還有下回合,這邊可以贏,那邊未必要輸。作爲經營者,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如何利用數位轉型的機會,調整內外遊戲規則與架構,透過新流程、新產品、新商業模式,讓存在於各個角落的零和賽局有機會被拿起、處理,再放下。沒有錯,AI是轉變過程中受到高度關注的工具,非常重要、卻非必要。輕重緩急、前後上下還是得弄清楚,更別被酷炫字眼迷惑,結果把寶貴資源投入無關緊要的專案,像煙火一樣,咻砰一聲,滿天絢爛。然後呢?然後就沒了。

經營者以技術觀點看數位轉型,只會看到一堆現有技術不足,等待大幅投資的洞,緊張得要命,開始編預算要買這個那個,殊不知這正是各種軟硬軍火商合作挖好的坑,就等你自己跳進來,要從此坑出,留下買路財。

技術觀點沒有不對,只是在這之外,還得再加入市場與賽局觀點,從本質與需求出發,試着釐清各個角色的思路與可能行動,再來擬定前進計劃,也許才能走得更穩健、更紮實。從全生命週期計算,才會看到真實全貌,別只看置入成本,忘了還有機會成本與學習成本,後者貴多了。 啊?你想知道那個哈扣寶貝現在如何?據說被誇獎完沒多久就遞辭呈了,說是學不到東西,沒幾天就聽說被挖到更大的集團去當主任管AI專案。這也難怪,畢竟現在大家都在搶有AI經驗的人,更何況是一手搭起護國山脈的寶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