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衝擊 AI 硬體與軟體商面對不同挑戰

面對這場經濟模型、AI 模型都無法預測的風暴,對於台灣 AI 產業相關供應鏈會產生什麼影響?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對於過去兩年以 AI 伺服器帶動整體出口的台灣而言,當然會造成衝擊;如果加上他3月底就提出「AI 伺服器平價化」的示警,的確會影響台灣科技硬體製造業短期的佈局。

不過,雖然這些變數影響硬體,但對於 AI 以及台灣軟體資服業者而言,風暴背後可能隱藏著新的商機。華碩雲暨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表示,川普撼動了全球產業供應鏈,但也動搖了美國被視為「長期技術盟友」的可信度。建議擁有自主研發產品能力的台灣軟體廠商,可以抓住機會和其他產業建立更深更廣的合作。

AI 伺服器廠需注意關稅與算力平價化

這波川普關稅主要針對由海關進出口的硬體產品動手,卻忽略美國資訊軟體服務對世界其他國家大量輸出、獲利的既成事實。雖然台灣視為護國神山的半導體目前還沒有被直接課稅,但組裝後的零組件、半成品和終端產品統統失去過去免稅的優惠,對於由 AI 伺服器帶領出口成長、跟著 NVIDIA 建立起來的「一個人的武林」台灣供應鏈,無論關稅是 10% 或 32%,都會產生衝擊,差別在於獲利降低或影響生存。

更需要留意的是,孫明德早在川普關稅風暴前一週就提醒科技產業,從中國 DeepSeek 崛起、開源模型出現黃金交叉開始,AI 的產業應用不必然受限於大算力、大模型的框架,因此投資高階 AI 伺服器的業者已經開始考慮 AI 算力系統的更動。雖然短期內熱度不減、台灣硬體商手上仍有訂單,但若AI伺服器平價化的趨勢繼續下去,再加上關稅打擊,硬體製造業必須更清楚掌握變化趨勢,模擬各種風險情境,並且與供應鏈上下游緊密合作,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然而,危機正是轉機。AI 算力供應鏈可能的衝擊,使得硬體廠商更認真理解政經環境變化的影響,也更清楚掌握自身產品在全球產業鏈的價值。對於AI相關軟體資服業而言,則是一次難得的轉機。

AI 軟體自主性更受重視 軟體商新機遇

吳漢章表示,雖然川普關稅造成全球恐慌,但無論從政治經濟或產業層面來看,反而可能是資訊服務業者、特別是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台灣軟體公司重要機會。

從政經角度來看,美國關稅對製造業是重傷,而其他大國可能反制的武器之一,就是服務貿易,首當其衝的,當然是美國的各家軟體大廠。同時,由於美國「可信賴盟友」形象不再,世界各國都會更加在意軟體系統、AI研發應用的自主性。

影響所及,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歐洲國家,都會改變過去大量倚賴美國軟體業者的慣性,重新由強化風險管理、供應鏈韌性角度出發,評估採用本國或值得信任友邦的軟體服務。

所以,吳漢章評估,已經擁有自行研發能力、自主產品的軟體公司,很有可能正好因這波關稅風暴影響,發揮長期累積的實力,與其他產業共同合作,創造新的軟體生態系。

至於 AI 伺服器供應鏈,吳漢章分析其客戶結構,因為大部份還是以 NVIDIA 這類科技巨擘為主,加上產品沒有其他替代廠商,短期內的傷害範圍應該還有可能限縮。

不過他也提醒,必須關注較長期的影響。特別如果軟體公司的客戶大部份集中在製造業,在這波關稅壓力下,進行數位轉型、AI 轉型的意願會降低,時程也可能延後。雖然目前還沒有最後定論,但仍然必須及早進行風險模擬、思考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