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Woven City 展望台灣智慧車聯網發展

在今年的 CES 展上,日本汽車巨頭豐田(Toyota)並未展示新車型或技術,而是由會長豐田章男宣布實驗性智慧城市 「Woven City」 將於 2025 年秋季啟動。作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電動車的角色如何融入這座未來城市的藍圖,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不只是「自駕車」,更是智慧生活的想像

Woven City 的構想始於 2020 年 CES 展,由豐田章男首次提出,並於隔年在靜岡縣東富士工廠動工。豐田將其定位為智慧城市的範例,聚焦自動駕駛、人工智慧(AI)與新興技術的實驗與應用,目標是引領全球城市科技發展。初期的 100 名居民將包括豐田員工及家屬,未來將逐步擴展至企業代表與研究人員,最終容納約 2000 人。  

居民將透過實際生活和操作環境,參與自動駕駛、人工智慧、智慧交通系統等技術的測試。例如,城市根據三種交通方式,將街道分成三區:自駕車專用高速道路、行人專用步行道,以及個人用小型移動裝置(腳踏車、滑板車等)道路。豐田將在自駕車專用道上,測試自研「e-Palette」自動駕駛,同時也以氫為主要能源的氫能車深入驗證。除了以 自動駕駛電動車「e-Palette」作為核心交通工具,更將搭配移動販賣車、宅配機器人等創新服務,實現智慧化的交通與物流系統。

此外,豐田也投資日本火箭新創公司 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 Inc.及 eVTOL 電動垂直起降車輛 Joby Aviation 開發飛行汽車,並將 Woven City 智慧城市內的舊東富士汽車工廠大樓進行改造,作為 Joby Aviation 的實驗設施與據點,從陸地延伸至天空與太空,展現 Toyota 全面移動的理念。

當遊戲規則徹底轉變,台灣也能透過智慧車聯網提升產業發展?

其實,台灣近幾年也積極投入智慧城市的發展,如近來積極投入電動車開發的鴻海科技集團,便聚焦於智慧城市、智慧製造、智慧EV三大應用平台的技術研發,因為除了車子本身,還必須有其他配套才能成就智慧行動的願景,而智慧車聯網就是其中的關鍵,藉由智慧車聯網技術發展,不但提升產業,也能強化交通安全及效率。

鴻海研究院執行長兼資通安全研究所所長李維斌分析,智慧車聯網組成的兩個關鍵就是「智慧」跟「連結」,智慧可以收斂為人工智慧相關技術,連結則必須倚賴通訊技術;由於交通、車輛都與生命安全直接相關,因此,確保資通及數據安全、保障隱私,必然是貫穿車聯網技術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

智慧交通的發展涉及車、路、人與環境四大關鍵環節,電動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必須和其他三大關鍵組合起來,以通訊、人工智慧與資安技術為基礎,透過系統性思考,拆解其中關聯與動態變化的各種可能性。

「可信任」是車聯網發展的基礎與機會

而智慧車聯網的價值並不只在於安全,還能讓交通更加便利。例如,未來車子充電能夠自己找到最近的充電樁、進而發展出車輛能源管理系統;或者紅綠燈時所有的車輛能夠同時起步,節省後車等待前車的時間⋯⋯這些都是不用多久就能夠看到的未來。

但由於車聯網的系統由許多環節扣連而成,當某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延伸,影響所及,變成整個系統的問題。例如交通號誌可能被駭客入侵,使得經過的車輛錯把紅燈當綠燈,但也可能因為天氣因素,造成連結中斷或連結錯誤;甚至自駕車更新軟體時也很可能出錯,這些都必須考慮並預防。

當電動車與智慧車聯網的技術提升之後,不僅讓車輛產業全面升級,同時也建構起可信任的新產業生態系。李維斌強調:「可信任,不只是車子的機會,」無論通訊技術、AI與資安,都必須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未來的企業會分成兩種,安全的與不安全的。」

李維斌表示,這是遊戲規則徹底轉變的時刻,從自駕車、智慧車聯網到智慧城市一連串的技術發展,必須倚賴通訊的速度與穩定度、AI的可信度與安全性,以及對於資訊安全的保障,才能夠逐步建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