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好:
「台灣的 AI 人才夠不夠?」這個問題從 2017、2018 年開始,幾乎就是基金會接待媒體、來訪賓客時的必答題。但我們的回答常常是另外一個問題:「請問您認為什麼樣的人是 AI 人才?」
經過七、八年之後,這個問題有比較清晰的答案嗎?沒有,而且恐怕比過去更難回答。
具備什麼樣能力的人是 AI 人才?最直觀的答案是相關科系畢業的學生,但相關科系指的是資工、資管還是電機、工業工程甚至物理、化學?2024 年諾貝爾物理、化學獎得主的研究領域正好都是人工智慧,用科系來定義能力的時代,似乎已經不再準確。
更何況,企業中要導入 AI,光會建模並不夠,至少還必須懂得蒐集資料、清洗資料……等許多工作。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資料背後的意義與相關性,而這些則要有產業領域深厚的知識才能駕馭。所以,成功打造企業的 AI 應用,顯然需要的不只是坊間常見的所謂「人工智慧」課程;導入過程中不斷思索、跨部門協作、試誤與想像創新過程,更不是坐著上課就能學到的。
上週所介紹的《設計,讓世界變更好》作者 Donald A. Norman 則從社會與設計觀點切入,直言:「那些從事 STEM工作 的人可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但他們常常不了解自己的工作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更糟糕的是,許多人甚至無法察覺自己其實不了解。」
AI 人才不只是技術人才,需要理解的知識領域遠較過去的想像更多。所以,《知勢》電子報積極邀請不同產業的AI專家,從他們的實作經驗與跨國觀察出發,分享更宏觀更完整的人工智慧知識架構。本週就由法律學者與知名國際安全驗證專家介紹,為什麼歐盟人工智慧法對於台灣產業的影響可能高過 CBAM?
時序進入 10 月,秋高氣爽,預祝每位朋友今年的工作成果都能如願達成,明年的計畫順利展開、充滿期待。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