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 2017 年台灣產業開始關注並投入 AI 至今,可以發現資料、演算法和算力仍然是 AI 發展的根本。什麼樣的資料才是有價值的?什麼的 AI 系統才是有效率且安全的?如何讓跨產業專家快速學會使用 AI ?一直是推動產業 AI 化的關注重點。
閱讀專題連結:https://aif.tw/topics/2022-aiexpo
自 2017 年台灣產業開始關注並投入 AI 至今,可以發現資料、演算法和算力仍然是 AI 發展的根本。什麼樣的資料才是有價值的?什麼的 AI 系統才是有效率且安全的?如何讓跨產業專家快速學會使用 AI ?一直是推動產業 AI 化的關注重點。
閱讀專題連結:https://aif.tw/topics/2022-aiexpo
本專題透過 AIF 實際訪問各企業的經驗,分享一路走來的種種心得,讓身為聰明工作者的您將各企業的成功案例對應到自已的工作場域,複製心法,不要再走冤枉路。
閱讀專題連結:https://aif.tw/topics/casestudy/index.html
有人問:「AI 是否可以用來協助碳中和更有效率達成?」答案是「是的」,但對多數企業來說,在淨零(Net Zero)或「碳中和」前,還有許多事情必須立即著手。新創團隊又能提供傳統企業哪些幫助呢?
閱讀專題連結:https://aif.tw/topics/digizero-start/index.html
什麼樣的生活習慣能夠讓人減緩老化速度?這是大家好奇的地方,也一直是醫療與保險業想要透過AI來預測的重要議題。本期電子報同時也要分享,透過經濟手段來解決環境問題的規範,將會如何影響科技應用並帶動產業改變。變動,是風險也是機會,期待透過每週的報導與你共同了解並掌握趨勢變化的脈絡。
「人才缺乏」是拜訪產業時最常聽到的抱怨。找不到合適員工是常態,好不容易進入公司,又往往發現興趣不合、無法適應工作環境,很快離職;訓練好的人,只要能力尚可,很快被其他企業加薪挖角,於是只好從頭再找新人。
黑天鵝這個詞相信你經常看到,主要是指稀少、難以預測,但會造成極大衝擊的事件,例如,次貸風暴造成的全球金融危機,或者百年一遇的疫情都屬此類。那麼「綠天鵝」呢?這是2021年國際清算銀行(BIS)提出的。國際清算銀行常被稱為「央行中的央行」,他們稱氣候議題是「綠天鵝」,警告將成為衝擊全球經濟穩定的重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