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好:
七、八年前剛進入 AI 領域時,很多人說大家對 AI 的理解如同瞎子摸象,每個人摸到的地方不一樣,認識到的 AI 也常常南轅北轍,甚或雞同鴨講,人人都說 AI,但 AI 各不相同。
但經過這幾年之後,感覺或許對於 AI 的看法比較類似一幅極大的拼圖,隨著不同領域專家或新手們的摸索,一塊又一塊拼上來之後,模糊的形象愈來愈清楚,也有愈來愈多的發現與洞察。
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的同時,微軟與 Google 舉行開發者大會,彷彿又看到了一些新的色塊出現。但在這些令人驚嘆(或覺得了無新意)的技術與整合應用之外,我們始終在意的是:那麼,在這個新的拼圖中,台灣在哪裡?
這幾年來,基金會總在第一、二季更迭時,發佈產業 AI 化大調查成果;也選在第四季時推出《台灣 AI 新創生態系地圖》。若說前者是 AI 需求端,後者則是供應端,而我們藉此觀察台灣產業 AI 化的推進發展與挑戰,並協助供需雙方彼此對接。我們相信,只要能順利連結,台灣產業就能在既有的優勢上加入 AI,轉型茁壯,成為全球 AI 生態系上不可或缺的要角。
同樣在台北國際電腦展期間,我們和貿協合作,將列入《台灣 AI 新創生態系地圖》的幾家優秀新創,介紹給由歐洲開發銀行帶隊前來參展的國際友人們。在美中地緣政治緊張的現況中,與歐洲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是台灣產業界必須思考的方向,也是一條新路。
令人驚喜的是,有幾家 AI 新創都已經前進國際,不只在歐洲已經設立據點、有合作夥伴,還有日本、東南亞等國家,都是台灣新創積極進軍的新舞台。本週電子報和你分享台歐交流的現場報導,也正式啟動本年度的《台灣AI新創生態系地圖》。如果有新創夥伴想讓大家更了解你的企業,竭誠歡迎主動跟基金會聯絡,期待我們共同創造新局。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