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於 5 月 20 日開幕,本屆主軸為「AI NEXT」,再細分為「智慧運算&機器人」、「次世代科技」及「未來移動」三大主題。如同去年一樣,聚集多位科技巨頭 CEO 參加,如 NVIDIA 黃仁勳、Qualcomm的Cristiano Amon、鴻海劉揚偉等人都發表主題演講,成為全球 AI 圈共同關注的焦點。
COMPUTEX TAIPEI 是亞洲最大資通訊產業展,規模僅次於美國 CES 大展,但二者性質不同。前者是全球資通訊及物聯網科技應用的指標展覽,以產業內 B2B 交易及技術合作為主,著重於供應鏈上下游連結和生態系整合。後者則類似科技品牌廠的展示櫥窗,以消費市場為核心,強調新產品上市、市場策略及消費體驗創新。而自從疫情之後,由於台灣半導體以及 AI 伺服器躍居全球產業舞台亮點,COMPUTEX 也成為重要科技公司都不能錯過的盛會。
如同阿瑪拉定律(Amara’s Law)所說,「人們總是高估一項科技所帶來的短期效果,卻又低估它所造成的長期影響。」這兩年 COMPUTEX TAIPEI 最受關注的一直是黃仁勳的演講,帶動整個技術、應用甚至台灣AI政策的動向。不過,如果將眼光放遠,從今年幾場重要主題演講中,應可歸納出幾個重要趨勢。
AI 成為關鍵基礎設施
首先,各大科技廠商試圖透過平台的建立,整合人工智慧的技術應用,成為由AI帶動的第四波工業革命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
黃仁勳在主題演講中,明確指出AI正在成為如同電力與網際網路的關鍵基礎設施。他提出「AI 工廠」的概念,強調 AI 不僅是工具,更是推動產業轉型的核心引擎。
同時,NVIDIA 宣布與台灣政府及鴻海合作,建造台灣首座 AI 超級電腦,並計劃在台北設立「NVIDIA Constellation」新辦公室,進一步拉近與台灣重要供應鏈的連結,以鞏固在AI生態系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第二個重點是雲端和邊緣AI的協作與分工更形重要,也因此,跨越產業邊界的生態系整合成為現在進行式。因此,可同時注意 Qualcomm、NVIDIA 兩位 CEO 在 COMPUTEX 的演講,他們都不再只單純是行動晶片與AI晶片的大廠,而試圖擴展版圖,創造全新的格局。
從技術驅動到策略決勝負
例如 NVIDIA 推出 NVLink Fusion 技術,允許第三方 CPU 和 AI 加速器與其 GPU 高速互連,實現更靈活的 AI 基礎架構。Qualcomm、MediaTek、Marvell 等公司都成為合作夥伴,展現出跨產業協作的新典範。而Qualcomm 也在 COMPUTEX 上展示Snapdragon X 系列處理器,並宣佈繼進軍AI PC之後,進入資料中心戰場。高通執行長 Amon認為,AI仍會持續成長數十年,而高通選擇在對的時機,投入對的技術,「AI愈普及,Qualcomm就能扮演愈關鍵的角色。」
由這些執行長們的宣示也可以看出第三個趨勢,就是驅動這波產業革命的動力,不再只有技術,還有商業策略的角力,邊緣與雲端協作、平台以及跨產業生態系的整合將成為重要的決勝點。
像是Qualcomm 著重於終端裝置的 AI 應用,透過與合作夥伴的協作,推動 AI PC 的普及;而 NVIDIA 則致力於打造完整的 AI 基礎設施,從硬體到軟體,全面支持各行各業的數位轉型。從自身優勢出發的策略,正反應出在 AI 時代不同的市場機會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