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專案交付」模式 台灣資服業轉型的抉擇

告別「專案交付」模式 台灣資服業轉型的抉擇
知勢電子報 | 2025.11.23

各位朋友們好: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這是多年前任職某周刊時,年度的重要議題。當時媒體發展正在高峰,無論是獲利或影響力都遠遠超過此刻,因此編輯部門想要進入台灣偏鄉或弱勢族群中,探討貧富差距的嚴重性。

還記得有人提出,是否也應該關注居住在都會地區的弱勢族群?編輯主管問:「有人認識這樣的人?」現場眾人面面相覷,一片靜默。

分隔兩個世界的,不只是物質條件,甚至連互相認識的機會都不多,更別說對話、同理。

AI 大浪襲捲全球之後,台灣產業在 AI 化的浪潮中也呈現出「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現象,「AI 頂峰」與「AI 鴻溝」並存。這個巨大的差異主要來自企業規模與產業性質兩個核心要素。

一般而言,大型企業與資通訊產業位於 AI 化的第一世界,具有資源、技術和人才的相對優勢。中小企業與傳產/服務業則構成 AI 化的另一個世界,現正面臨巨大的轉型挑戰。

再看這星期 Gemini 3 推出,社群媒體上充滿各種實作、Prompt,以及策略分析評論,生成式 AI 的功力又躍升一大步。但回過頭看台灣企業的 AI 現況,有不少人感嘆,好像愈來愈往「消費者」的方向靠,離技術研發愈來愈遠。

更明顯的差異,來自於資訊硬體與軟體產業。

台灣的硬體產業是全球 AI 供應鏈的核心,高階晶片和 AI 伺服器擁有絕對的全球領先地位,更是帶動經濟成長的最主要動力。但台灣的軟體與應用服務業相較於國際巨頭,規模較小較分散,且長期以專案交付做為主要營運模式,難以累積價值與優勢。

而這正是台灣產業在 AI 時代從製造優勢轉型為 AI 服務優勢的關鍵挑戰。

在本週電子報中,彙整了 2025 年訪談、 調查台灣資服業者推動 AI 化的結果,其中包括對於客戶導入 AI 的觀察與經驗,還有面對 AI 轉型的各種挑戰。我們從完整的研究報告中摘錄部份內容,希望提供各界參考,共同思想未來產業應用的方向,並做為擬定明年營運策略的參考。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本期目錄

資服業者 觀點 轉型

資服業者的 AI 商機:從專案交付走向價值共創

也就是說,資服業者的 AI 應用能力,成為決定整體產業 AI 化的重要關鍵。在建立人工智慧生態系的過程,資服業者同時扮演驅動者、整合者與價值轉譯者的角色,是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中介層。

閱讀更多
產業 AI 化 觀點

AI 治理(二):從倫理責任到制度信任的多層治理新典範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正成為全球科技競逐與治理思維轉型的核心議題。AI治理(AI Governance)不僅關乎技術發展的安全與倫理,更關乎社會信任、制度規範與產業永續。本文旨在探討AI治理的核心內涵、理念脈絡及其在全球範圍的制度化發展,透過比較分析負責任AI(Responsible AI)與可信任AI(Trustworthy AI)的概念異同與多層次整合,並進一步論述英國AISI模式、ISO/IEC 42001國際標準及OECD GAPI框架的制度實踐,最後總結全球治理的演進趨勢與我國應有的戰略思維。

閱讀更多
產業AI化 觀點

AI 競逐進入國家戰略賽局 台灣需跨越「認知到落地」最後一道門檻

自2022年底ChatGPT引爆第二波AI浪潮以來,這場競賽已從單純的模型效能比拚,演變為融合算力、數據、資本與制度的國家級戰略部署。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整合歷來輔導產業與調查經驗,將於年底發布全新政策建言,並提出台灣在下一階段 AI 發展中的關鍵策略方向。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