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勢 - 提供AI新知與觀點的媒體
  • 趨勢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資訊安全
  • 技術
    • 實作解析
    • 論文快讀
  • 觀點
    • 人物訪談
    • 產業案例
    • 精選書單
    • 策略觀點
    • 大話智慧製造
    • 社畜看天下
    • NExT Forum
  • 專題
  • 活動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
  • 趨勢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資訊安全
  • 技術
    • 實作解析
    • 論文快讀
  • 觀點
    • 人物訪談
    • 產業案例
    • 精選書單
    • 策略觀點
    • 大話智慧製造
    • 社畜看天下
    • NExT Forum
  • 專題
  • 活動

訂閱電子報

歡迎訂閱我們

過往電子報

蘋果終於出手,2024 下半年 AI 戰局與選舉週期
2024.06.16

蘋果終於出手,2024 下半年 AI 戰局與選舉週期

「我們希望能夠建立起像台灣這樣的系統,」聽到其他國家有這樣的政策目標,心中難免有一絲悸動與引以為傲;不過也是一個重要提醒:台灣的下一步呢?如果蘋果以消費者體驗與功能整合做為主戰場,對於眾多以提供應用服務為主的台灣 AI 新創,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如果硬體是台灣的核心能力,我們又該如何強化並擴大這樣的優勢,做為產業成長動力與韌性的定錨點?

AI 夥伴出列,地緣政治下台灣要擁抱供應鏈,並要找尋新定位?
2024.06.09

AI 夥伴出列,地緣政治下台灣要擁抱供應鏈,並要找尋新定位?

俄烏戰爭、巴勒斯坦衝突,以及我們身處其中的兩岸關係緊張,地緣政治風險至今未解。這些乍看與 AI 及科技產業無關的事情,仍然持續牽動著全球經濟環境變化。2024 年下半年應該如何看待這些大環境的變化?在本週電子報中我也訪問了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從科技及永續觀點切入,分析未來政經環境可能的風險與商機。

從資料到 AI 專案:MLOps 與人工智慧落地
2024.06.02

從資料到 AI 專案:MLOps 與人工智慧落地

本週電子報跟大家分享 MLOps 專輯,特別與 HPE、AMD 共同合作,介紹 HPE 的 MLDM+MLDE 完整生態系工具,如何使得每次實驗結果與開發流程更容易管理。不熟悉技術的朋友們也不妨花點時間閱讀,可以更理解 MLOps 的定義與流程。

當 AI 已經會寫新聞,媒體的價值是什麼?
2024.05.26

當 AI 已經會寫新聞,媒體的價值是什麼?

AIF 最近和幾家媒體及相關組織積極合作,希望藉由 AI 技術的導入應用,重新定義媒體工作者的核心能力,以及找尋傳播媒體在台灣社會的定位。本期電子報與你分享我們這段時間的觀察及建議。

大型語言模型的落地與 Edge AI 的崛起
2024.05.19

大型語言模型的落地與 Edge AI 的崛起

雲端與邊緣運算是互相替代,或者勢必整合?邊緣運算從幾年前的 AIoT 就一直是大家討論的話題,但從概念到真正落地有多大的距離?需要克服哪些困難?而最關鍵的問題恐怕是,需求什麼時候會出現?軟硬體升級成本與效益之間如何拿捏?應用的情境是否足夠多元?都在本期電子報與你共同討論。

你的企業還在編預算、買系統嗎?生成式 AI 該如何啟動數位轉型
2024.05.12

你的企業還在編預算、買系統嗎?生成式 AI 該如何啟動數位轉型

技術愈來愈快、模型愈來愈大、應用愈來愈多元,是 AI 發展的現況與必然趨勢,同時也正在衝擊傳統的企業經營與商業競爭樣貌,並形成對於法規的重大挑戰。與你分享本週電子報的精彩內容,共同思考 AI 將如何塑造我們的未來。

AI EXPO 2024 特輯:GenAI 帶來典範轉移,產業、社會如何跟上?
2024.05.05

AI EXPO 2024 特輯:GenAI 帶來典範轉移,產業、社會如何跟上?

每年的「不知講堂」有最新技術及產品服務介紹,更是許多不同領域思考交流與對話的重要舞台。例如微軟亞洲研究院前任副院長、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常務董事張益肇博士,從全球觀點檢視生成式 AI 將如何帶動軟體發展,以及應用於不同產業的重大進展。台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范書愷博士則從社會學觀點,討論 AI 帶動商業典範轉移之後,如何重新界定職能與人才。

創新教育體驗與新時代 AI 素養建立
2024.04.28

創新教育體驗與新時代 AI 素養建立

AI 會取代人的工作、成為人類威脅?或是人能夠透過 AI 協作,探索更多新知識與新方法,讓未來的生活朝著我們所想要的方向發展?我相信兩者都可能,而答案取決於我們的選擇。與你分享本週電子報,也祝一切平安。

當藝術遇上 AI ,樂團如何和 AI 共創最佳體驗?
2024.04.21

當藝術遇上 AI ,樂團如何和 AI 共創最佳體驗?

上個月在台北有一場由 AI 新創與室內樂團共創的演奏會,發表由 AI 創作、真人演奏的《臺灣組曲》,這樣的協作模式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對人、藝術與AI 之間的關係,引發了相當多思索與討論。本期電子報也特別專訪參與企劃及演奏的音樂家們,從多種角度分享這次獨特的經驗。

Email:hi@aif.tw
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
  • 趨勢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資訊安全
  • 技術
    • 實作解析
    • 論文快讀
  • 觀點
    • 人物訪談
    • 產業案例
    • 精選書單
    • 策略觀點
    • 大話智慧製造
    • 社畜看天下
    • NExT Forum
  • 專題
  • 活動
  • 關於
    • 個資聲明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2025 © Copyright 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