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導體新賽局開打,國際八強崛起與臺灣的不對稱關鍵優勢
今年 3 月底,《日經新聞》推出《沸騰AI:美國寡占的未來》專題,開宗明義點出,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出現不只影響產業與經濟的變革,更會改變不同國家的權力平衡。透過各項數據的分析,日本看到了人工智慧技術將由美國主導,並會影響國家利益與安全。
歡迎訂閱我們
今年 3 月底,《日經新聞》推出《沸騰AI:美國寡占的未來》專題,開宗明義點出,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出現不只影響產業與經濟的變革,更會改變不同國家的權力平衡。透過各項數據的分析,日本看到了人工智慧技術將由美國主導,並會影響國家利益與安全。
面對AI衝擊,社會上有許多聲音要求教育必須立刻改變。但是更深一層思考,改變,究竟要改變什麼?改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還是改108課綱?該由誰來改?教育部、校長、老師還是家長跟小朋友?或者該改的是對於人才、成功與成就的刻板印象?推動翻轉教育多年的葉丙成老師從他的經驗出發,提供相當具體的觀察與建議,本週電子報與各位分享。
疫情之後、在 ChatGPT 掀走江湖 AI 浪潮之前,相隔三年後,我們進行了 2022 年的產業 AI 化大調查。這次樣本擴大到台灣一般企業,於是,調查結果呈現出,真正在日常營運中應用 AI 的企業比例只有三成,但有高達七成企業可能聽過 AI、或許想著手進行研究,但還沒有採取具體行動。
英國的公共醫療制度已有超過 75 年歷史,雖然跟台灣的健保制度截然不同,但同樣面對財務、人力以及服務方面的挑戰,也同樣將 AI 應用視為重要創新動力。因此在本次交流中,談到許多英國目前的制度,還有政府如何在法令規範與鼓勵創新之間取得平衡,串接商業部門與政府的力量以創造智慧醫療生態系。
這是微軟重返榮耀的世紀旅程,納德拉接任執行長滿10年,我輩躬逢其盛得以全程目睹。但旅程尚未完結,AI技術雖然引爆了新賽局,但決勝負的關鍵還有策略、管理、組織文化與領導風格。本週電子報也跟大家分享《哈佛商業評論》的相關分析,希望對我們的職涯規劃與企業營運都有所啟發。
本週電子報迫不及待和各位分享我們的喜悅,也特別專訪 AIF 董事、人稱不良大叔的葉丙成教授,以及監察人、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周建宏所長,分享他們所看到的未來人才趨勢。
「孫主任AI助教」結合經濟學知識與AI技術,試圖發現不同的知識學習方式。謝謝AIF技術中心的同事們試過很多不同工具,讓一本經濟學科普書籍能夠更貼近讀者、也讓作者和讀者有更多互動交流的可能。本期電子報跟你分享這些嘗試過程,希望我們思索、實驗的過程,能夠對你有些微幫助。
「孫主任AI助教」以《孫主任的經濟筆記》為主要資料集,希望藉此思索 AI 時代閱讀的形式,增進印刷書籍和閱讀者的互動,也協助作者和出版社更能理解讀者的需求與習慣。因此,我們會和天下雜誌出版社在台北國際書展中共同發表,誠摯邀請你蒞臨現場,共同探索 AI 時代的新閱讀可能。
連假期間除了和家人、朋友相聚或出門旅遊,也想介紹幾本好書給大家,內容當然與 AI 相關,但絕不僅限於 AI。去年 AI 技術與應用不斷推陳出新,讓人目不暇給。不過,許多學者們開始針對 AI 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提出警告。包括我們所熟知的 AI 教父們,對於未來前景也有截然不同的想像與論述,究竟,誰的看法才是正確的?或者,其實沒有人知道真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