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想要成功𨍭型和創業必須倚賴良好的創業管理。在21世紀,除了(上篇)提及的數位科技基礎和永續發展兩大策略,同時具備以下三項認知:「分辨改良和𨍭型,選對策略」、「創新與創業精神的認知和心態」,以及「擁抱陌生領域,開創新局」
一、分辨改良和𨍭型,選對策略
游泳技術更好更快,姿勢再漂亮仍然只能在游泳水道比賽,無法獲得更長遠寛廣的職業運動生涯;做車輪餅的技術更好更快,口味再好吃,銷售量和獲利的增加不僅短暫,更無法獲得更廣大的客群和市場。兩者都不會贏的更多,更長久。
𨍭型,是企業的變革行動和創新商業模式,𨍭換新賽局贏得廣大的新客群並持續成長。不是改善缺失、優化流程,更不是換新軟體和設備在原有的工作中。改良流程和技術的策略,雖然提高了生產速度和品質,增加了營收數字,但是從生產力和財務績效的視角觀察(考量資產、成本、通膨、需求變化…等因素),這種成長只會讓數字的假象造成決策者的錯覺。
以改良的方式來提升效率的變革策略,都是零星、碎片化的短期效果,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甚至是超越。企業未能創新商業模式及競爭策略,對客戶而言毫無新價值的收穫,以及得到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體驗,企業就無法獲得足夠的客戶增加以及獲利成長,反而造成浪費資源,增加成本,甚至失去客戶。因為內部的改變所產生的價值[1],對客戶和消費者而言是非常微小。
例如,某家製造企業投資 Al 技術及新設備,提高生產效能 15%。但是客戶卻未因此獲得有意義的附加價值,雖然客戶欣見供應商的技術升級,卻未因而增加訂單。競爭者也很快採用了類似的技術,客戶的忠誠度也並未因此提升。然而,企業忽略了需求停滯風險、工料成本上漲以及通貨膨脹等影響,最終導致產品積壓,財務虧損加劇。
同樣在建築業,倡議採用 BIM 技術[2]提高設計及工程的品質、控制成本及淨零排放的管理效率。但是客戶若未能獲得實質利益,就𣎴會有預算支持;建築品質及成本控制的價值,又未能反應給設計者及承包商,此時建築師和營造廠,若是沒有良好管理的能力,不僅沒有因為BIM而增加獲利,反而因為多重成本的增加,以致無力使用BIM技術推展產業數位轉型,為客戶、社會及建築環境帶來更多的好處。
企業資源需要配置在能夠產生價值的位置上,才能具有生產力。就像老爺車換裝上賽車引擎一樣,不但跑不快,甚至造成災難。
二、創新與創業精神的認知和心態
重新想像你的新業務以及你的客戶,專注於他們的「問題」和「想要」。
具有價值的創新與創業,必須解決真實世界人們的重要問題,以及交付人們想要的東西,而且它們總是相互關聯又充滿不確定性。然而,創新本身也會產生新的問題和新的變化[3]。創新具有特定的目的,必須解決有高價值的問題,或是提供客戶及消費者非常渴望的東西。然而,卻沒有人一開始就真正知道那是什麼,該做什麼以及如何做。這項任務無法由單一專業獨自完成,需要不同專業跨領域協作,逐步定義問題小量嘗試創意,迭代發佈累積經驗,完成最終可用的成果。反觀現在 許多創新個案,來自於耀眼的創意,不知道客戶是誰,也不知道客戶想要買什麼,以技術為導向的𨍭型和創新創業,一律都是失敗收場。因為他們忽略了客戶的價值需求,策略的孤立性,難以被預期、系統化、組織化,自是無法設計成可運作的商業模式,更難以成為一個新事業。
然而,轉型與創新創業具有高度風險,有膽量行動的人本就不多,更何況是團抱取暖在同溫層的一群人(常見於各種組織)。 所有的轉型與創新創業,是一場需要長期耐心的賽局,不是三、五年就可以得到預期成果。雖然如此,當企業開始獲得回報時的速度和數字,都是令人羨慕的,旁觀者也只能羨慕。因為他們是以獨特的策略在陌生領域獲勝,難以被競爭對手複製模仿,而且未必使用最新又昂貴的技術。
例如,企業持續推出功能繁多的產品或服務,但並未深入了解客戶的價值需求,導致產品技術雖然創新,但市場接受度低。這類創新往往缺乏對目標客戶的價值需求的洞察,只停留在表層創意,結果自然以失敗收場。樂高積木在2000年前後的處境是一個典型實例。
𨍭型和創新失敗是常有的事,也決非偶然,因為是條沒人走過的路。創新是朝向領導者地位努力, 而不是成為大型組織,是彼得杜拉克提出的創新成功的準則之一[4]。對齊這項準則,不但有助於企業正確的決定策略,減緩轉型過程中失敗時的沮喪,更是企業領導力和永續發展意識的最佳展現。
三、擁抱陌生領域,開創新局
21世紀的新現實,多方面的兩極化,從國際政治、經濟、極端氣候、社會文化、生活成本增加、高齡少子化⋯⋯前所未有的同時發生。這些新現實,對於人類的安全和幸福感的影響,令人充滿不安、焦慮與不捨的複雜情緒。然而,從任何組織[5]的視角來看,卻也是𨍭型和創新與創業的機會。
新現實的挑戰和機會對當代人而言是陌生的,此時若是採取保守主義,依循20世紀的折衷漸進、修補式的改良策略,終將失敗。歷史可鑑,舊的成功經驗和方法,總是不足以應付當代的新變化,模糊、複雜的需求,同時適應充滿不確定性的情勢。
想要轉型、創新與創業,就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將個人與企業置於陌生領域,是最好的學習成長策略。因為想要活下去的意識,將迫使個人和企業積極奮力求生,並且在挫折失敗中不斷地學習經驗,同時開始自主創新。陌生領域並不局限於真實地理環境,而是涵括商業、社會及環境三方面的新目標,以及新業務發展方向。在陌生領域的𨍭型與創業,創新商業模式不但具有競爭力,同時擁有最佳的長期獲利增長空間以及發展機會。
領導者做決策永遠是為了未來,高效的配置資源和組織團隊,讓組織長期獲利成長又具有韌性。企業的良好管理,需要靈活善用「改良」及「𨍭型」兩種策略,完成有意義的工作,得到短期和長期的高績效獲利和成長,對股東、利害關係人和社會交付價值,如此企業才能穩健的永續經營。
企業轉型沒有固定的標準方法,更不可能保證成功。因此,企業管理𨍭型需要一個有彈性的指引,這部份將在《企業𨍭型路徑圖》一文中介紹。同時,千萬別忘了組織的「管理債」。
然而此時,企業需要再進一步思考,應該採取改良策略還是著手𨍭型?
品質、生產速度、產量增加,都是內部績效提升,但都要增加資源的投入和成本;內部改變產生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的價值,是反應在自身的利益。除非滿足更高的客戶需求及創造客戶價值,或消除營運獲利障礙才具有意義。 ↩︎
BIM 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是一種以數位技術為基礎,建築全生命週期多專業協作工具及方法,同時也是建築不動產業、營建業數位𨍭型,智慧城市與智慧建築的核心元數據來源(metadata source)。 ↩︎
引用自彼得杜拉克《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創新與創業》一書。 ↩︎
引用自彼得杜拉克《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創新與創業》一書。 ↩︎
組織包括個人、企業和非營利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