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好:
前兩天跟一位專攻電子元件瑕疵檢測的朋友聊天,他說,最近正忙著學習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自然語言處理),「以前懂電腦視覺處理就夠了,沒想到有一天需要學這個。」
的確是,AI技術應用發展因為不同領域知識彼此「借火」,展現出相當多樣的變化與可能,不再是瑕疵檢測人臉辨識用電腦視覺、社群對話分析跟機器人用NLP這種單純的區分。例如,為了掌握造成全球疫情再度緊張的新冠病毒變異,就以語言學、AI與生物學專業知識進行跨域整合,希望能夠比病毒的變異種更早一步,避免人類只能束手無策挨打的局面。
本週電子報就是從跨域對話的角度出發,邀請卓騰語言科技總經理王文傑、AIF首席資料科學家蔡源鴻,從語言學、生物學及NLP不同角度分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一篇有趣的文章,關於如何應用機器學習捕捉冠狀病毒突變(AIs that read sentences are now catching coronavirus mutations),同時了解AI跨域發展的可能性,期待這些文章能夠讓我們得到對於未來的想像與啟發。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