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遇上 AI ,樂團如何和 AI 共創最佳體驗?
知勢電子報 | 2024.04.21
當藝術遇上 AI ,樂團如何和 AI 共創最佳體驗?

各位朋友們好:

七、八年前在台灣掀起第一波人工智慧風潮時,大家常說,人類的「創意」是 AI 無法取代的能力,例如音樂、繪畫與寫作即屬此類。但在生成式 AI 出現之後,不僅會寫報告、翻譯、摘要,還能畫畫、寫詩,甚至模仿音樂家的風格作曲。不過,這就代表 AI 攻入了人類最後的堡壘嗎?

再從另一個方向來看,《時代雜誌》去年選出AI 百大影響力人物中,我特別注意的是有多位藝術家名列其中(雖然台灣媒體注意的焦點大部份落在黃仁勳、唐鳳等我們熟悉的人身上),包括音樂家、流行音樂歌手、小說家,甚至還有漫畫家。所以,是AI取代了從事藝術創作的人,還是 AI 成為藝術創作者的新工具?

思考這個問題,也回想起小時候學音樂時,鋼琴老師問過我:「你想表達出什麼樣的巴哈?」「你彈的巴哈跟其他人為什麼會不同?」對啊,明明大家都彈同樣的琴譜,每個音跟節奏都對,那不一樣的是什麼?

後來參加樂團,幾乎毫無例外地,只要是全團和觀眾都覺得很棒的現場演出,團員們的呼吸節奏都是一致的,甚至連認真聆賞的觀眾也是。這又是為什麼?

上個月在台北有一場由 AI 新創與室內樂團共創的演奏會,發表由 AI 創作、真人演奏的《臺灣組曲》,這樣的協作模式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對人、藝術與 AI 之間的關係,引發了相當多思索與討論。本期電子報也特別專訪參與企劃演奏的音樂家們從多種角度分享這次獨特的經驗。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本期目錄

富瑜文教基金會攜手盧森堡 AIVA 共同打造《臺灣 AI 組曲》
人機合作 趨勢

富瑜文教基金會攜手盧森堡 AIVA 共同打造《臺灣 AI 組曲》

AI 作曲、AI 歌手會取代音樂家嗎?或是 AI 可以和藝術家們共同創造美好的表演體驗,而人機協作的舞台又會是什麼樣子呢?臺灣富瑜文教基金會攜手盧森堡 AIVA 科技公司利用 AI 生成,打造出台灣首部音樂史詩《臺灣 AI 組曲》,並由富瑜基金會甫成立的室內樂團正式對外演奏發表。

閱讀更多
不只是 AI 生成樂譜,更是與人類共同創作品
樂譜生成 觀點

不只是 AI 生成樂譜,更是與人類共創作品

AIVA 在提出第一版音檔給基金會成員們後,包括創辦人、董事長、執行長乃至發表會的行政人員都需要聆聽音檔,提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或加入其他元素。並且依照音樂領域專家對音樂譜寫的建議提供修正,之後有其他版本音檔後再校對音檔與譜的正確與否,更力求 “以人為本” 的呈現想法。她認為,機器本身產生出來的作品,加上基金會音樂領域專家對於音樂的要求,才是結合科技與人類智慧的作品核心。

閱讀更多
音樂家會被取代嗎?與 AI 首次合作有哪些發現
音樂家 觀點

音樂家會被取代嗎?與 AI 首次合作有哪些發現

近年來表演藝術從舞蹈、戲劇到音樂會,紛紛開始嘗試結合新媒體、虛擬影像投影等形式,藉由新科技打造多元、沈浸式表演。富瑜室內樂團在首次對外發表的公開演奏會上,除了演奏 AI 作曲的樂章之外,更嘗試以真人樂團協同虛擬樂手共同演出,除了為觀眾創造新的表演體驗外,對於樂手來說除了帶來不同的演奏感受,甚至能借用 AI 提升音樂學習效率。

閱讀更多
【AI CAFÉ 線上聽】製造業借助生成式 AI 的應用可能
AI CAFÉ 活動

【AI CAFÉ 線上聽】製造業借助生成式 AI 的應用可能

本次 AI CAFE 線上聽將分享如何利用生成式 AI 應用在瑕疵檢測改善工廠製程,並透過數位孿生(Digital Twin)與合成資料技術,落實智慧製造的解決方案,創造傳統製造業革新轉型的機會 。邀請你參加活動瞭解製造業如何導入 AI、解決痛點?

立即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