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好:
七、八年前在台灣掀起第一波人工智慧風潮時,大家常說,人類的「創意」是 AI 無法取代的能力,例如音樂、繪畫與寫作即屬此類。但在生成式 AI 出現之後,不僅會寫報告、翻譯、摘要,還能畫畫、寫詩,甚至模仿音樂家的風格作曲。不過,這就代表 AI 攻入了人類最後的堡壘嗎?
再從另一個方向來看,《時代雜誌》去年選出AI 百大影響力人物中,我特別注意的是有多位藝術家名列其中(雖然台灣媒體注意的焦點大部份落在黃仁勳、唐鳳等我們熟悉的人身上),包括音樂家、流行音樂歌手、小說家,甚至還有漫畫家。所以,是AI取代了從事藝術創作的人,還是 AI 成為藝術創作者的新工具?
思考這個問題,也回想起小時候學音樂時,鋼琴老師問過我:「你想表達出什麼樣的巴哈?」「你彈的巴哈跟其他人為什麼會不同?」對啊,明明大家都彈同樣的琴譜,每個音跟節奏都對,那不一樣的是什麼?
後來參加樂團,幾乎毫無例外地,只要是全團和觀眾都覺得很棒的現場演出,團員們的呼吸節奏都是一致的,甚至連認真聆賞的觀眾也是。這又是為什麼?
上個月在台北有一場由 AI 新創與室內樂團共創的演奏會,發表由 AI 創作、真人演奏的《臺灣組曲》,這樣的協作模式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對人、藝術與 AI 之間的關係,引發了相當多思索與討論。本期電子報也特別專訪參與企劃及演奏的音樂家們從多種角度分享這次獨特的經驗。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