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可能為台灣軟體業轉型帶來新機會?
知勢電子報 | 2024.07.21
生成式 AI 可能為台灣軟體業轉型帶來新機會?

各位朋友們好:

在過去的這一週,國科會預告了台灣「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並徵求公眾的建議與討論。對於較熟悉人工智慧相關產業或學術界的人而言,當然是重要的里程碑,不過似乎並沒有成為一般大眾關注的重點。

這樣的情況不令人意外,畢竟對大多數人來說,法律和人工智慧都不是容易理解的專業領域;因此,這更突顯人工智慧產業與學術發展,要藉由基本法來匡定架構、確認發展方向與原則,可能需要更多具有真正 AI 實務經驗的專家反覆思索辯論,才有辦法貼近未來推動人工智慧的真正需求。用大白話來說,這樣的基本法才有可能發揮其實際的功效。

再退一步說,台灣希望藉由制定人工智慧基本法達到什麼目的?或許是必須先凝聚並確認共識的關鍵問題。

What’s the NEXT?這不僅是 AI 未來如何發展的問題,更是台灣產業轉型轉捩點。對於軟體產業一直遠不及硬體受重視的台灣而言,要發展 AI 應用本來就是相當大的挑戰,是否有可能找出軟體產業強項,並巧妙運用 AI 來帶動軟體商的轉型?

廣達研究院鴻海研究院,做為兩大重要科技製造商的智庫單位,他們又是如何定位 AI 對於台灣的影響與價值?本週電子報與你分享。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本期目錄

台灣軟體業轉型升級與出海,生成式 AI 有解?
軟體轉型 觀點

台灣軟體業轉型升級與出海,生成式 AI 有解?

在過去三十、四十年,隨著 PC 產業的發展,孕育了約 16,000 間資訊服務廠商,根據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調查,截至 2024 年 2 月止,台灣資訊服務業上市櫃 46 家,佔全台上市櫃公司家數 2.5%,市值僅佔約 0.42%。為什麼台灣軟體產業的成長與發展速度不如硬體,連帶使得人才似乎也較不受重視?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閱讀更多
張嘉淵:不要讓 AI 變成想像力的限制,應該成為推著你往外的動力
AI 應用 觀點

張嘉淵:不要讓 AI 變成想像力的限制,應該成為推著你往外的動力

張嘉淵認為,AI 要解決的問題是因為這個問題具價值性,才能夠有價格。作為一個電腦製造商,當然樂於看到各式不同的應用,但是,如果要產生社會影響力,則必須要從不同的思維檢視擁有的資料、設計與流程。

閱讀更多
AI 時代的台灣新思維:產學研協作的創新機會
軟硬整合 產業

AI 時代的台灣新思維:產學研協作的創新機會

過去台灣對於軟體的發展抱有很高的期待,但還沒有看到期待中的表現,而 AI 大聯盟的成員多半是在2000年左右創業並投入軟體產業,對於錯失手機興起時的轉型時機感到扼腕,也因此,不希望在錯過這一波 AI 浪潮。目前成員主要是連結各垂直產業中的AI應用與場景,實際解決產業中的問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