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來襲 台灣如何順勢突圍
知勢電子報 | 2025.02.09
DeepSeek 來襲 台灣如何順勢突圍

各位朋友們好:

川普很忙,AI 圈也很忙,應該是許多人過去這週的感受。

川普重返白宮,一邊忙著退群,一紙行政命令就退出巴黎協定、WHO、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一邊開徵關稅、強化邊境管制與限制出生公民權、取消性別多元政策……多到甚至《紐約時報》以專題網頁方式隨時更新,還附上關鍵字點選搜尋,以便讀者從多如牛毛的行政命令中找到想了解的訊息。

AI 圈很忙,當然還是 DeepSeek-R1 的後坐力持續震盪。(宣稱)低廉的算力與訓練成本、媲美 OpenAI o1 的推理能力,使得各家科技巨擘也紛紛推出新 AI 工具。還有 Hugging Face 根據 DeepSeek 所公布的研究內容,復現 DeepSeek-R1,希望能掌握當中的關鍵架構、訓練步驟,以及在有限硬體資源下達到高效訓練的方法。

這兩件事情都有極大的影響力,甚至有媒體直接稱之為「黑天鵝」,不過這恐怕有點誤用及誤導。因為黑天鵝的定義比較偏向是「極為罕見,在一般的預期之外。發生前,沒有任何前例可以證明;一旦發生,就會產生極端的影響。」川普當選早在半年前就已隱約可知,至少,全球許多智庫、包括台灣的智庫都已經具體分析川普重返白宮的政策與可能影響,而川普目前的施政方向並沒有脫離先前的預測。

至於 DeepSeek 採開源方式、在低算力環境下維持模型強大推理能力,降低 AI 應用門檻,這樣的發展路徑或許與大家設想的 GenAI 方向不同,但一直都是許多軟體開發者致力的目標,也不算太大的意外。

或許比較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不算太意外的事件會讓許多人感到震驚(是的,這也是媒體慣用的詞彙之一)?而在震驚之後,台灣產業又學習到什麼?下一步應該做什麼?或者說,我們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例如大家都知道,因為繁體中文資料不足,是台灣訓練大型基礎模型面對的極大挑戰。那麼,多少的資料量才是足夠的?這些資料要從什麼地方取得?政府公開資料的品質堪用嗎?模型訓練出來之後,又有多少企業願意採用?退一萬步看,按照目前的產業結構與政策方向,在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運作邏輯中,台灣究竟需要什麼樣的AI發展策略?

川普與 DeepSeek 帶來的影響會有多大,沒有人敢斷言;可以確認的是,我們正處於新舊政經體系交替、融合的時刻。或許也可以再進一步想想:如果有一天台灣有了繁中版、表現不輸給 OpenAI o1 或 DeepSeek-R1(當然很快又會有更厲害的新模型出現,請自行代換)的大模型,之後呢?我們希望達成的真正目標是什麼?最近一直被提起的「主權 AI」真的就是答案?

這週的導讀又不小心寫長了。其實上面這些都是最近與企業經營者、AI 專家們曾經討論到的問題,如實呈現,希望的仍是可以開啟更多對話與思辨的可能。

在美國洛杉磯野火終於熄滅之後,本週電子報也特別分享 AI 在類似天災人禍中保護生命財產安全的一些應用。這是我們新的嘗試,希望和你共同思考。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本期目錄

DeepSeek 熱潮下,台灣 AI 產業如何迎接開源與創新機遇
科技趨勢 觀點

DeepSeek 熱潮下,台灣 AI 產業如何迎接開源與創新機遇

近期在全球 AI 界掀起熱潮的 DeepSeek,以其低開發成本、高效推理能力的開源模型迅速走紅,並成為美國下載量最高的 AI 應用,甚至一度引發 NVIDIA 股價波動。這個來自中國的創新不僅展示了開源模型的強大潛力,也意味著中國在生成式 AI 領域正快速追趕上美國,將對全球 AI 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

閱讀更多
從洛杉磯大火,看 AI 在災害應變中的運用
AI 應用 觀點

從洛杉磯大火,看 AI 在災害應變中的運用

2025 年初,洛杉磯一場野火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隨著 AI 技術快速發展,從衛星監測到即時預警,AI 已被廣泛應用於災害應變。當災難發生,AI 是否能真正發揮作用?

閱讀更多
跨年晚會舞台工安悲劇,AI 能否成為未來的安全守護者?
產業轉型 觀點

跨年晚會舞台工安悲劇,AI 能否成為未來的安全守護者?

2025年台北跨年晚會舞台搭建過程中,發生了一起令人遺憾的重大工安意外。一名工人在搭建舞台時不慎從15公尺高處墜落,不幸身亡。事後,台北市勞動檢查處依法對承包商與下包商進行裁罰,並釐清事故責任。這場悲劇再次突顯了台灣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漏洞與挑戰。在工地管理日益複雜的今日,AI 技術是否能成為降低事故風險、保護工人安全的重要工具?實務上面臨的考量又是什麼呢?

閱讀更多
跨年晚會舞台工安悲劇,AI 能否成為未來的安全守護者?
產業轉型 觀點

跨年晚會舞台工安悲劇,AI 能否成為未來的安全守護者?

2025年台北跨年晚會舞台搭建過程中,發生了一起令人遺憾的重大工安意外。一名工人在搭建舞台時不慎從15公尺高處墜落,不幸身亡。事後,台北市勞動檢查處依法對承包商與下包商進行裁罰,並釐清事故責任。這場悲劇再次突顯了台灣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漏洞與挑戰。在工地管理日益複雜的今日,AI 技術是否能成為降低事故風險、保護工人安全的重要工具?實務上面臨的考量又是什麼呢?

閱讀更多
號外!2025 年 AI 算力平台資源首批申請,開跑囉
AI算力申請 資源

免費資源申請!2025 年 AI 算力平台資源申請,首批開跑囉

為強化資訊服務業AI技術能力,提升臺灣數位競爭力,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提供算力支援,降低資服業者投入成本,協助 AI 模型訓練,加速 AI 應用開發,幫助業者快速創新並推向市場。將於 2 月 13 日(四) 下午 2:00 ~ 3:10 舉辦「114年第一梯次算力申請說明會」 。別錯過這次免費資源申請!讓我們一起加速推動AI創新應用!

說明會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