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好:
無論願意不願意,今年的清明連假就是在川普關稅陰影下度過。
「對等關稅」的說法,川普不是第一天提出,只是對台灣重課 32%,除了半導體等少數產業之外,沒有人能置身事外,著實讓許多人大吃一驚。連假第二天,行政院也召開記者會說明立場與因應方式。不過,讓我印象深刻的,反倒是只被課基本關稅 10%(佯免於難?)的新加坡。
去年 5 月 15 日正式接任新加坡總理的黃循財,發佈了一支五分多鐘的影片,清清楚楚地告訴新加坡人民:美國在「解放日」所做的宣布(指關稅),標誌著全球秩序的劇烈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時代已然結束,對於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型開放經濟體是不利且危險的。
黃循財一開始就定調新加坡對關稅的立場,沒有模糊或迴避。後續更進一步說明他的憂慮來自於,雖然關稅 10%,短期內對新加坡直接影響可能不大;但如果其他國家也仿效美國只根據自身利益與個別國家進行貿易,將產生極嚴重的後果:「對所有國家都是災難性的,尤其是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
而這樣的災難不只將造成小國被排擠、邊緣化的風險;如果其他國家不夠克制,很可能造成全球貿易大戰。甚至重演 1930 年代貿易戰轉變為武裝衝突,進而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
他強調,分享這些是希望讓大家有心理準備,不至於措手不及,也不會掉以輕心。風險是真實存在的,前面的道路會更加艱難,「但只要我們堅定團結,新加坡依然能在這個動盪的世界中站穩腳步。」
的確,認清真相、務實面對,是如同新加坡、台灣這種小國在面對全球貿易風暴時必須有的態度。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更值得信任,也是這個動盪時刻能夠安身立命的唯一選擇。
藉由 AI 應用導入,台灣產業可以創造更多難以取代的價值,這是基金會多年來的信念與未曾改變的使命。因此本週電子報要討論許多企業 AI 轉型的痛點:技術債。如何一邊追趕快速變化的技術(與政策),還能一邊還清技術債,甚至成為創新的基礎,與你分享。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