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好:
從這個月開始,連續三個月的月底,基金會會分別在台北、台中跟台南舉辦久違的「AI Café」活動。
疫情發生之後,這個免費的技術學習課程改為線上,雖然無法再分享食物,但參與的熱度不減,經常參與人數大約在150到200人左右。在ChatGPT還沒有出現的那時,每場通常會邀請一位AI新創代表搭配一位基金會的工程師,分享技術、產品與服務。也因此,我們從2021年開始每年公布「AI生態系與新創地圖」,讓產業界有機會了解台灣AI服務商與新創的能量。
今年感謝資策會的合作與支持,AI Café重返實體與大家見面,主題是「AI CAFÉ X 製造業應用」,吸引了許多期待成功導入AI的企業前來參與。這是和過去不太一樣的地方。以前參加者多數是自我進修的工程師或技術愛好者,現在則大多數以企業為主,顯然,企業已經積極展開動作。
由於AI應用環境已和六年前大不相同,加上企業面對的難題往往是「知道但做不到」,所以活動主題著重在製造業AI應用的「落地 與「解題」。每場邀請四位AI企業及新創,針對製造業導入時常面對的痛點直接提供解決辦法,並分享實際成功案例。像是「研發地獄迴圈」和「Excel溝通斷點」這些企業開始導入AI幾乎都會碰到的痛點,在活動中都能聽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7月即將到來,川普關稅的90天期限也將屆滿,世界仍然在難以預測的變化中前進著。上週看了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回顧50年前從RCA計畫開始,台灣奇蹟般累積出傲視全球的半導體實力。透過這部電影,向過去致敬的同時,也向未來提問。而答案,就在我們的手中。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