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勢 - 提供AI新知與觀點的媒體
  • 趨勢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資訊安全
  • 技術
    • 實作解析
    • 論文快讀
  • 觀點
    • 人物訪談
    • 產業案例
    • 精選書單
    • 策略觀點
    • 大話智慧製造
    • 社畜看天下
    • NExT Forum
  • 專題
  • 活動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
  • 趨勢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資訊安全
  • 技術
    • 實作解析
    • 論文快讀
  • 觀點
    • 人物訪談
    • 產業案例
    • 精選書單
    • 策略觀點
    • 大話智慧製造
    • 社畜看天下
    • NExT Forum
  • 專題
  • 活動

訂閱電子報

歡迎訂閱我們

過往電子報

技術、局勢與組織文化,AI 時代的企業風險與挑戰
2024.08.18

技術、局勢與組織文化,AI 時代的企業風險與挑戰

領導力是天生的個人魅力嗎?還是一種心態?而女性領導力跟男性領導力又有什麼不同?應該如何找出具體的定義和指標? 更重要的是,無論人工智慧或 ESG 推動,任何的轉型或創新,最終決定成果的關鍵都在於組織文化。這不只是書本上的理論,以台灣目前產業 AI 化的成功案例來看,也是如此。

從數據到大語言模型,生成式 AI 的未來該往哪走?
2024.08.11

從數據到大語言模型,生成式 AI 的未來該往哪走?

除了一再說「我講的事情,很可能跟大家的認知不太一樣」,我想《知勢》電子報應該能夠多做一些,讓大家對生成式 AI 的認知不再只有媒體上報導的無所不能,以及各大科技公司高超又快速的技術。因此特別邀請 AIF 技術顧問撰寫《從深度學習到大語言模型》一文,從原理、限制到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方向,深入淺出一次說清楚。同時搭配《生成式 AI 並非橫空出世,那些關鍵的技術突破與發展》一文,則適合技術人員補充複習。在準備報名坊間各種 AI 課程之前,希望本週電子報能夠讓大家了解基礎概念,選擇對自己和企業最有用的學習路徑。

Google 發布台灣 AI 白皮書,產業挑戰、人才培育如何因應?
2024.08.04

Google 發布台灣 AI 白皮書,產業挑戰、人才培育如何因應?

AI 技術的確突飛猛進令人目炫神迷,但只有技術並無法成為創造企業獲利與新成長曲線的動力,原因何在?是否有解?本週和下週的電子報,會從策略、技術、模型、資料以及組織文化等不同層面進行分析。

面對氣候與未來挑戰,科技與創新能提供幫助?
2024.07.28

面對氣候與未來挑戰,科技與創新能提供幫助?

AI 導入與應用很顯然不是企業真正目的,而是促成降本增效以及創新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全球產業紛紛焦慮找尋生成式 AI 新商業模式的此刻,有沒有可能,可以先暫時放下開發 AI 技術應用的新產品或新服務,而是用來調整舊流程與整合不同系統?如果稍微轉變思考方向,會不會就發現過去未曾被挖掘的價值?與你分享本期電子報。

生成式 AI 可能為台灣軟體業轉型帶來新機會?
2024.07.21

生成式 AI 可能為台灣軟體業轉型帶來新機會?

廣達研究院與鴻海研究院,做為兩大重要科技製造商的智庫單位,他們又是如何定位 AI 對於台灣的影響與價值?本週電子報與你分享。

除了寫文案,生成式 AI 還有這些應用
2024.07.14

除了寫文案,生成式 AI 還有這些應用

本期電子報特別參考 Vijay Govindarajan 和 Venkat Venkatraman 兩位學者在《哈佛商業評論》所提出的「融合策略」。其中有句話令我印象特別深刻,他們說企業要能成功融合現有實體產品和新的數位科技,必須從一開始就了解,「絕對不是在曳引機上裝台電腦那麼簡單」。

車,只能開在路上?不是新技術,而是創造新價值
2024.07.07

車,只能開在路上?不是新技術,而是創造新價值

無論是到企業演講、媒體接受採訪,幾乎大家都問:那到底應該怎麼找出商業模式?也有人問:目前哪家企業的商業模式最厲害?偏偏這兩個問題,恐怕很難有人敢說自己擁有正確答案。商業模式、使用場域以及消費者的需求,如何找到與技術完美結合的方法?本期電子報與你分享。

全球 AI 淘金熱,台灣除了賣鏟子,怎麼學會挖礦?
2024.06.30

全球 AI 淘金熱,台灣除了賣鏟子,怎麼學會挖礦?

上週三的「2024 國鼎論壇」聽眾則橫跨二十多歲到八十歲以上,不同世代、不同產業的人在週間下午齊聚一堂,想要理解的是,在這波浪潮中台灣究竟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如何在新的生態系中找到新定位?

AI 護國群山已成形?或該轉型?
2024.06.23

AI 護國群山已成形?或該轉型?

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成就無庸置疑,當然過去執政者的遠見、策略以及台灣人的專業與韌性至關緊要,但也不能否認,美中貿易戰與疫情造就了台灣成為「天選之國」。然而我們的下一步呢?應該如何善用既有優勢來佈局、造局?從經濟數據上看到的「一個人的武林」,或許也是我們要共同面對的挑戰。

Email:hi@aif.tw
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
  • 趨勢
    • 人工智慧
    • 數位轉型
    • 資訊安全
  • 技術
    • 實作解析
    • 論文快讀
  • 觀點
    • 人物訪談
    • 產業案例
    • 精選書單
    • 策略觀點
    • 大話智慧製造
    • 社畜看天下
    • NExT Forum
  • 專題
  • 活動
  • 關於
    • 個資聲明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2025 © Copyright 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