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是專案成功的首要關鍵(下)

既然,專案成果的模糊及不確定性,列為首要的專案失敗關鍵因素,那麼客戶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讓專案團隊容易掌握管理要素,我們建立一個定義專案成果的工作原則,協助客戶(甲方)定義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案成果。

專案成果工作框架

為了協助客戶,順利定義專案成果,辨識需求以及決定要求標準,使得專案能夠順利驗收結案。我們提供客戶一個管理專案成果的工作框架。分別是,敏捷原則管理需求、辨識需要解決的問題(痛點)、辨識需要完成的工作、想要得到的好處(價值 ),以及決定專案成果的驗收標準。

敏捷原則管理需求

  • 對齊價值目標,保持彈性。
  • 良好的溝通與利害關係人關係。
  • 迭代交付,嘗試多種可能的方式。
  • 維持專案範𤴆和工作量。
  • 管理風險。

擁抱風險,待人處事原則重於規則,是敏捷管理的核心精神,敏捷原理也是最有效,可以廣泛適用於各種專案類型與組識型態的管理方式,實踐這四項原則,貫穿專案全生命週期在各項任務及工作中。「交付」也是客戶(甲方)的責任,客戶交付的價值目標,更是專案成功的北極星,然而,客觀條件及各種需求變化的不確定性,保持目標定義及專案需求具有彈性,並維持專案範𤴆的穩定,是建立專案團隊的信任及信心的關鍵。客戶(甲方)也是專案團隊的一份子,這一點認知非常重要。

辨識需要解決問題(痛點)

  • 挖掘問題的根因,同時找出相關的其它,這才是專案需求的全貌。
  • 還有哪些需要知道的人和事。
  • 有哪些不確定。

聚焦這三個最基本的面向,借由根因分析找出痛點的真相,同時評估與其相關連的工作及業務流程,才能帶有全局意識並且有系統的決定專案目標和指標。同時保持風險意識,有那些不知道的人和事情,以及還有哪些不確定的事項。

辨識需要完成的工作(work或jobs)

  • 理清是獨立的作業(work)或是單一流程以及多個工作(jobs)。
  • 辨識與工作相關的知識或技能的問題有哪些,又同時需要那些數據及資訊,才能處理和完成相關的決策及工作。切記,不要忽略了需要溝通及協作的利害關係人是誰。
  • 辨識工作和流程自動化IPFO[1]的問題,具體的指出問題和工作發生在哪裡。

分解並區分需要執行,或被完成的工作及業務的流程是什麼?
有那些人和事,將會影響專案流程中各種工作項目的要求及判斷準則。並且具體的描述需要哪些相關的知識與技能,以及對於必須處理及完成的數據、資訊要求有哪些。以及相關的工作及業務流程中,有哪些是需要被代理的工作。

對於專案過程和結果相關的安全及品質的管控要求,必須具體的定義在過程的哪些階段,因為這對於專案進展、工作量、時間及成本有具體的影響。

想要得到的好處(價值)

  • 財務目標。例如,年度業績和長期獲利。
  • 非財務目標。例如客戶滿意度和滿足市場變化的需求。
  • 再評估一次問題與流程的價值。

好處(Benefit),指的不只是財務ROI指標,非財務方面的影響和價值更是企業達成長期目標的重大要素,包括各種對企業有用和有幫助的成果,例如人才、新技術和創新商模。

因此,企業必須跨部門溝通和協作,一起評估做出決定目標和價值成果,包括邀請利害關係人參與,並且得到他們的意見。對於各種目標和指標的決定,永遠都再多問一次,這些「好處」,對公司的短期影響和長期價值的意義是什麼。

決定專案成果的驗收標準

  • 對專案的結果和成效的要求是什麼。
  • 對「要求」的和評估標準和方法是什麼。
  • 有什麼是不可以接受的。

琅琅上口的以終為始的策略的"終",指的不僅是專案成果,更包括對成果的要求和評估的活動,必須定義具體而且可衡量的標準。如此,才能使專案驗收流程與結果富有成效,這才是"終"的意義。

雖然客戶是專案成功的首要關鍵,但是並非唯一,專案的乙方以及其他利害關係人,同樣有其關鍵的定位及作用。

良好的管理從來不是單一角色的工作與責任,不論專案進行採用預期方式、敏捷方式或混合方式,都需要專案團隊富有成效的協作及管理,持續落實在專案生命週期的全部過程中,才能成功。


  1. IPFO指的是品質管理作業流程中的輸入(Input)、處理(Process)、輸出(Final),以及最終的出貨交付(Outgoing)四階段的檢查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