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銀行:科技賦能首要前提,AI 模型的可信任是關鍵

世界各個經濟大國幾乎都將 AI 視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工具,並基於國力、國安的策略佈局,提出相對應的法規與準則,確保 AI 的可信任程度。尤其金融產業對於「信任」的標準更高,以 AI 為基礎的平台、金融產品與服務,是否具可解釋性,將會影響顧客權益與使用者信任,甚至涉及金融法規。

玉山銀行為全台首家將 AI 導入各業務場域的金融機構,於 2018 年率先成立科技長辦公室,定調金融 AI 發展藍圖,並且打造自家機器學習即服務(MLaas)平臺,為 AI 落地的關鍵基礎設施之一。2019 年成立智能金融處,做為內部 AI 供應商,將 AI 融入日常業務營運。並且致力透過科技強化顧客體驗,並提供穩定的服務與系統,回顧這三、四年,幾個大型金控集團因更換系統,導致大當機,抱怨不斷,而玉山卻能無縫接軌,順利轉換。

AI 導入不只是技術問題,還需考慮人性

可信任的前提,是可解釋性,因此想要透過 AI 達到提升顧客體驗,模型的可解釋性相當重要,「我們在銀行就常常碰到這種可解釋性的問題,」玉山銀行科技長張智星指出,像是放貸、房屋評估、公平待客原則等,都需要能夠解釋原因。他舉例,假如兩個條件差不多的人來銀行貸款,透過 AI 來審核,其中一位被核可,另外一位被拒絕,一旦來申訴,銀行就必須解釋原因,「否則他是可以去金管會申訴的。」張智星說。

當然,一開始並沒有辦法完全交由 AI 來做這些決策判斷,依然需要人的介入,而人機如何協作,如何讓人可以相信 AI 的決策,則確實需要時間與方法來確認。例如銀行的放貸系統,讓 AI 選擇某些特徵來判斷是否可以放貸給某個人,一旁的放貸專家發現 AI 選的特徵以及做出的決策符合他心中的標準,覺得非常適合,就採取 AI 的建議;另外一位來申請貸款,專家發現 AI 選的特徵以及答案差強人意,就選擇不相信 AI,「光選什麼樣的特徵,決定要不要貸款給這個人,都牽涉到人的主見。」

需要時間建立人機之間的信任感

張智星表示,這樣的情況在銀行經常發生,人會因為對於 AI 的決策過程感到困惑,而選擇不相信,就如同當年 AlphaGo 與世界棋王對弈時,也摸不透為什麼它會這樣下棋?出了什麼新招?因此,他認為關鍵在於,需要時間建立人機之間的信賴感,其中首要工作是協助業管單位知道 AI 如何做決策,以及決策過程中會有哪些差異,最後也需要有客觀的評估以及平行驗證,讓人與 AI 同時進行。經過三個月或一定時間的評估後,會發現 AI 做得跟人一樣好,甚至比人還要好。

「事實上就是並行運作,」張智星表示,評估的過程,會與業管充分討論、理解資料樣貌,對決策結果做出合理解釋,並且在上線後定期監控模型成效。通常業管會希望 AI 跟人協作,由 AI 給出一個答案,讓人來判斷是否正確。張智星以玉山的房屋估價系統舉例,當房屋估價師選擇 AI 給的答案,就表示這套系統成功,若不選擇 AI 的答案,而選擇他認為更好的房屋估值,就表示失敗。

他也坦言,目前這樣的協作機制還在推動當中,因為房屋估價師會想知道 AI 為什麼會這樣估價?「理想的狀態是,這棟房子的旁邊估價 1000 萬,為什麼在不遠的這棟是 1300 萬?AI 要有能力講出個道理,例如這間是毛胚屋,剛好中間隔一條河,位在學區等。」這也是未來玉山在可解釋性 AI 的方向與目標,因此積極與學校進行產學合作。

取得內部共識 讓AI解放更多資源與人力

除了對顧客解釋之外,內部同仁具備共識更是推動 AI 的要素,「如果內部的人都不相信,他們根本連用都不用,」張智星笑說,後果就是,這些繁雜龐大的工作回到人的身上,反而會大幅降低效率,讓人沒有辦法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實際上,多數企業導入 AI 時,的確會遇到內部反彈的聲音,多數原因是同仁需要多花力氣,改變既有習慣的工作流程。玉山在導入 AI 系統時則採取相對保守的態度,不立刻讓 AI 取代人力,比如 80% 讓 AI 來決定,20% 透過人抽樣確認,慢慢讓 AI 的比例愈來愈多。「確實會有相對的成本,也需要時間讓同仁對 AI 有信心,」張智星舉例,玉山有一套從國外買的反洗錢系統,結果發現,系統為了怕有疏漏,100 個名單裡面會顯示 90 個有問題,後續就需動用人力複查這 90 個問題名單。後來利用 AI,把可能有問題的人降低至 20 人,節省大量的人力。

「剛開始風管部也是很害怕漏掉,還是想多看一點,」但是隨著量體愈來愈大,最後透過平行驗證,證明人能夠找到的問題,AI 也都可以找得到。他也表示,這樣的平行驗證要走好長一段時間才能有信心,但也是必經的過程。

上下協同 共同打造 AI 科技聯隊

內部共識的達成,在於企業對於 AI 有一致的目標,並且各部門有共通的語言,對 AI 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對玉山而言,從經營團隊的支持和各業管單位相互合作,由上而下的方式全面推動 AI。以智能金融處為首,集中資源投注在玉山的 AI 開發與研究量能,在短短兩、三年內打造 AI 研發專用的技術平台,將不少 AI 系統內化到日常工作流程,成為玉山人的必備工具。

而玉山智金處所扮演的角色,是協助內部單位讓 AI 落地,也扮演著全行數位技能的輸出中心,透過 Python 與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等教育訓練課程,在全行各單位埋下數位轉型的種子,達到科技賦能的效果,「不只給你魚吃,還教你釣魚。」張智星說。

這已成為玉山內部的學習地圖,不論是 RPA 或是 AI ,上完這些課程後不一定要轉職成全職的開發人員,而是期待可以融合 AI 基礎認知,與自身的領域知識,具備溝通能力。「如果可以讓這些單位的同仁認識 AI 的本質,在專案推動、導入以及文化的轉型都會有幫助,」張智星提及,這些同仁學習之後,成為單位的窗口,當智金處有相關工具,可以協助他們自動化、導入 AI 的時候,他們就能扮演橋樑的角色,能在整個企業裡打通,遍地開花。

「我們還有針對董總的 AI 科普班,」張智星表示,特別最近 ChatGPT 出現後,需要讓他們知道目前 AI 已經可以做到哪些事情,很多文案、宣傳都可以交由 AI 來完成,「每個人上課前都要開ChatGPT帳號,玩一個小時,」張智星笑說,透過自上而下的學習,達成共識,才能有效推動AI落地。

AI 估值如何算?

張智星也發現,相較於 2019 年,當時業管單位對於 AI 還不太認識,不知如何應用,隨著疫情與 AI 浪潮的推波助瀾,發現最近業管單位的 AI 需求愈來愈多,慢慢瞭解 AI 可以對他們有幫助。他也觀察整個產業,許多企業對 AI 有迫切的需求,同時也出現許多提供 AI 解決方案和工具(No/Low Code)的新創公司,他認為,中大型企業可以與新創合作加速 AI 導入,門檻也相對容易。當然,企業需要有心理準備,導入AI 的過程,會有一段付出成本比收益還要高的時間,才會出現黃金交叉,一旦突破了,就會覺得投入很值得。

不過這個「值得」要如何來衡量?是否可以給一個估值?「我們也常被董總問,為什麼值得贊助我們?產學合作達到什麼效益?」張智星舉例,例如玉山需要新的技術,透過產學可以為業管帶來顯著的效益,同時產學合作可以跟學生接觸,未來都可以成為玉山的生力軍,同時,跟學校合作也是企業社會責任一環,讓學生有津貼,跟老師合作,強化玉山的品牌形象。

另外一個例子,玉山多年前推出身份證的 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學字元辨識),開戶只需掃描身份證,系統就能夠自動辨識並填入身份證字號與出生年月日,而且準確率相當高,「這件事情不只提升顧客體驗,也提高銀行的效率,節省很多人力成本。」張智星強調,內部作業因為 AI 省下了人力,就是有形效益,但是只要涉及顧客體驗,就沒辦法用數字來衡量,「從顧客的角度來感受玉山在數位轉型科技化做得有多好,幾乎都是無形效益,」他認為,AI確實無法用單一價格衡量,但是可以透過不同面向來評估其價值。

更多精彩案例,請見《2022產業AI化大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