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產業案例 全球最大半導體通路公司轉型路:不斷試錯,建構企業的數據文化 進入大數據時代,許多人都認同資料是創新重要的原物料,但並非每個企業都能建立數據文化。全球第一、亞太區最大半導體零件通路商大聯大投資控股公司自2015年開始邁開數位轉型的步伐,從內部數位化、上雲端開始佈局,發展出獨特的Laas(Logistic as a Service)商業模式,並且持續建構商業流、資訊流、資金流等服務,邁向平台化發展。
人工智慧, 趨勢 打破產業穀倉 AI Junior Award培養想像未來的AI人才 從2017年人工智慧開始成為台灣各界所關注的顯學開始,學術界、產業界與政府都投注相當多資源,而AIF就是在已故董事長陳昇瑋博士號召下,以「賦能企業培育人才、推動產業AI化」為使命,所成立的非營利法人組織。
產業案例, 觀點 高耗能石化廠 如何透過AI推動產業永續? 2021 年最夯關鍵詞「淨零碳排」已不是個口號,這將是實際影響企業能否生存的關鍵,尤其一直以來被認為高耗能、高污染的石化產業首當其衝,因應台灣石化內需市場小,約有七成仰賴出口。歐盟預計在 2026 年全面針對高耗能產品徵收碳稅,且要求供應鏈足跡達到碳中和,一旦正式實施上路,企業勢必需要將碳議題納入成本考量。
觀點, 人物訪談 未來的 AI 世界,從供應鏈轉變為生態系思維 在上一篇廣達電腦技術長張嘉淵專訪文章《除了神經網路,人工智慧還有什麼可能》,提到未來AI需要橫跨技術與領域知識的第三種人才,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跳脫以往「讀什麼,做什麼」的框架,而是開展更多元的可能。
觀點, 人物訪談 除了神經網路 人工智慧還有什麼可能? 經過漫長的三波技術起伏,人工智慧在2017年終於一炮而紅,成為各方追逐新穎技術的代名詞。經過幾年野蠻生長之後,發展逐漸回歸理性,也不難發現一個事實,產業所需要的,或許不是多麼高深難懂的技術,而是如何透過 AI 這項技術工具,搭配企業獨特的領域知識,形成最佳解決方案。
數位轉型, 趨勢 淨零碳排大限逼近!企業可透過「情境建模」掌握方向 距離各國簽署「巴黎協定」2030 碳排量減半、世界各國宣誓「2050 淨零碳排」的目標已迫在眉睫,行政院也即將在今年提出「2050 年淨零碳排路徑草案」,低碳、減碳甚至零碳已經不是標語或口號,而是直接影響企業能否在未來十年、二十年生存的關鍵議題。
數位轉型, 趨勢 加速成熟企業AI轉型 新創團隊用「場景」讓技術落地 疫情正在加速台灣企業轉型!由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工業局與資策會共同推動之「AI新創孵化結合傳產轉型實證輔導計畫」於 2021 年 10 月 27 日舉行企業創新轉型成果發表論壇,歷經層層篩選與評估,最終從 22 個解決方案挑選出 6 組新創團隊,與 6 家成熟企業進行媒合,提出 AI 轉型解決方案。
趨勢, 數位轉型 群雄爭霸,各國相繼制定AI國家政策展現企圖心 機器學習的出現,掀起人工智慧的新一波浪潮,隨著第三波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世界各國紛紛投入大量資源在人工智慧的研究與發展。然而,生機勃勃的AI也衍生許多法規、隱私與道德的議題,如何制定規範,既能掌握急速萌發的新商機,又能妥善使用避免對於社會安全及個人隱私的威脅,成為各國政府關注且投注資源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