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一場學生競賽,AI Junior Award 致力引導科技人才整合能力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 (AIF) 與電子時報 (DIGITIMES) 針對全台大專院校學生共同主辦的 AI 創新競賽「AI Junior Award」,自 2022 年至今已邁入第三屆。不同於其他強調技術的 AI 競賽,AI Junior Award 希望幫助學生跳脫技術框架,具備設計思考與定義問題的能力,進而成為在快速迭代的 AI 時代中,勇敢做夢、創造未來的人才。

連續三年統籌執行 AI Junior Award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策略夥伴發展經理陳梓元提到,沒有人辦過類似的比賽,前兩年在賽事推廣上,比較像是摸著石頭過河, 但也在這個過程中,讓學校的老師與學生們認同競賽的核心理念,逐漸在大專院校之間打開知名度,今年 (2024) 的報名隊伍呈現倍數增長,共吸引近 60 支隊伍、來自 41 所大專院校,共243 位學生報名參賽。

回到初衷:弭平產學落差,勇敢做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競賽?AI Junior Award 的企劃推手、電子時報行銷發展處處長葉家良回憶,自己還是學生的時候,就曾經參加過許多的競賽與科展,他深刻體會到參賽不僅可以磨鍊自己的能力與洞察力,也能夠與很多不同學校的學生交流,甚至結交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對於未來職場有很大的幫助。

基於這樣的體驗,希望 AI Junior Award 能夠強化學生與未來職場、產業的連結,因此在賽制設計上,除了有前三名,金、銀、銅與佳作之外,另外設置「企業實務獎」,企業實務獎邀請 AI 相關企業與新創共同參與,從產業界的角度,選出最有可能被應用在產業的解決方案,用意是希望增加企業與學生的互動,開創交流的可能性。他也觀察,這幾屆幾乎都是由佳作的隊伍獲得企業實務獎,這樣的結果正好可以與評審老師的觀點形成互補,拉近產學之間的距離。

AI Junior Award 的另一個初衷,希望引導學生勇敢做夢,實現夢想,並且有機會可以被看見。「有次我跟某位學校老師聊到這個比賽,他提出了許多質疑,認為把『弭平落差』當做 AI 競賽的題目,沒有一個標準框架,學生會做不出來,甚至有爭議,」陳梓元表示,這樣的回答,正好反映台灣長期以來習慣的代工思維,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架構才能往下執行,但是 AI 不一樣,當它應用的範圍擴及到生活的各個層面,也就意味著所有的框架都可能被打破,這時候誰能夠勇敢做夢、勇敢發想,就有機會嶄露頭角。

核心價值:打破科系藩籬,碰撞多元思考

「正是因為 AI 打破了框架,各領域的專業就顯得更重要,」陳梓元提到,AI 不再只有資工、資管需要懂,在社會科學、管理學、文學等領域都要能夠與 AI 結合,因此 AI Junior Award 十分強調跨領域、跨科系組隊,「因為這就是未來學生進入職場最真實的場景,」他強調,知道如何與不同背景的人協作,是未來人才的價值,例如會寫程式的人需要跟領域專家確認 AI 應用情境是否合理,領域專家則需要了解 AI 運作的原理,才不會過於不切實際。

為了幫助參賽同學培養這樣的能力,只要進入複賽的組別,主辦單位都安排學生參加「動腦工作坊」,邀請產業與學界最頂尖的師資,透過 AI+設計思考的架構,帶領各組重新梳理解決方案的脈絡,不斷反覆被挑戰,這個題目是否真的值得做?只有這一種方法可以解嗎?問題這樣定義是對的嗎?在這一來一往的對話中,慢慢讓創意落地,成為有價值的方案。

「所以說實話,我們的比賽沒有在讓參賽隊伍好過的,」葉家良笑說,從競賽說明會、初賽、複賽、動腦工作坊,一直到決賽,看起來是在比賽,實際上是一次次的抽絲剝繭,為的就是幫助同學們更深入思考,挖掘價值。他也發現,在這三年裡,學生們已經可以很細微地觀察社會現象,並且透過 AI 來發想他們的跨域解決方案,具有濃厚的社會關懷,令人感動。

讓產業看到學生的創意與想像力

因此,跨域是未來人才的趨勢與價值,但並非一蹴可幾,這也是 AI Junior Award 希望填補的空缺,並且搭建一個橋樑,串連產業與學生,最重要的是,讓產業看到學生對於 AI 的創意與想象。

葉家良提到,設置企業實務獎就是希望達到這個目標,進入決賽的五支隊伍,需要贏得現場廠商的青睞投自己一票,因此有組別在正式報告前,就會帶著印製好的宣傳單,到各個攤位去介紹與宣傳自己,為自己的隊伍拉票,「我們提供了平台,這時候就考驗學生的表達與魅力,」他說。

除此之外,對於主辦單位而言,比賽的結束,才是產業與學生社群建立的開始,陳梓元表示,未來期待可以針對 AI Junior Award 的學生組成社群,建立同儕間、產學間的交流管道,特別是在各大企業都在找尋人才的時候,這個社群也能夠為台灣產業注入新血,促進產業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