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更強的 AI 工具不斷出現,然後呢?

2023 一整年,幾乎所有的科技巨頭都在大型語言模型的戰場廝殺,就連對岸中國大陸也出現超過二百多個大型語言模型。從這些大型語言模型與生成式 AI 所延伸的工具,更是數以千計。這些工具功能看起來十分厲害,好像只要會操作,人人都可以是 AI 高手與人才,但是究竟要拿 AI 工具來做什麼?解決什麼問題?這些看起來基本且重要的思考,似乎很常被遺忘。

關切現象本身才是關鍵

生成式 AI 的出現,確實帶來許多突破性的變革,也改變許多工作與學習方法,不過回到本質,2017 年第三波人工智慧浪潮襲來之時,不論產業或是學校,都在問「AI 可以幫我們做到什麼事情?」這個問題的答案太多了,或許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我們希望透過 AI 來解決什麼問題?」

學校裡許多老師也發現,學生在進行 AI 專案的時候,很常一股腦兒就鑽進技術的世界,最在意的永遠是如何微調參數,讓模型跑出來的準確度近乎完美。但是只要被問到為什麼要做這個題目,或是為什麼要用這個方法來解,馬上被問倒。

「很多同學說起技術都很厲害,但是沒有真的很關心背後的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AI Junior Award 評審陳宜秀舉例,曾經有一屆 AI Junior Award 的隊伍提出希望用 AI 解決碳權的問題,這個出發點非常好,但是過程中同學糾結於技術的應用與呈現,導致問題的定義不明確,同時也因為過於專注某個技術,局限了重新定義碳權問題的其他可能性,「至少應該要有能力說出來,為什麼要這樣定義、為什麼用這樣的方式來解決、到底想要回答什麼問題。」他坦言,如何進行應用,是學生在面對AI時滿大的問題。

生成式 AI 出現後的設計思考

那麼生成式 AI 出現後呢?陳宜秀認為,對於如何引導學生重新思考 AI 專案,確實具有一定的挑戰。因為過去設計思考與 AI 的結合,是從問對問題著手,接著一步步探索背後的價值和目的,並且透過數據讓 AI 有能力進行「預測」、「分辨」與「判斷」,但是生成式 AI 讓 AI 從這三個動詞,擴充到無限可能。

早期跟 AI 的互動,是有固定輸入輸出的模式,例如請它判斷顏色、物品或數據,但是現在的輸出因為生成式 AI 變得更複雜,可能是文字內容、圖像甚至影音,不再只是單純的選擇題或者是非題,甚至已經可以寫申論題,或是產出結構完整的文章。

「接下來呢?」陳宜秀接著問,拿到了這篇文章後要做什麼?所以即便產出很多內容,目的還是要解決問題。因此,生成式 AI 看起來可以做的事情更多,但也需要更進一步思考,想要透過它達到什麼目的?「總不可能是聽它胡說八道吧?」他笑說。

這是一個高段技巧,請小心使用

可以發現,真的要把生成式 AI 用得爐火純青,需要一定的技巧,最重要的是「問對問題」以及「知道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

陳宜秀舉例,在人機互動這個領域,其實很多人開始做類似的事情,例如把與使用者的訪談資料丟給 ChatGPT 做摘要,或是將原始數據整理成結構性資料,甚至可以將質化研究轉為量化研究,有了這個工具,確實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提升效率。

他回憶當年還是應用心理學領域的研究生,為了知道人際溝通的行為模式,經常要透過六分鐘影片觀察並記錄主角在對話中發生的行為,例如點頭、表情等,之後把觀察記錄攤開來,就會發現人跟人之間的對話是有一個結構存在,像在跳舞一樣,彼此很和諧。

想要了解這樣的研究結果,在當時還沒有 AI 輔助的狀況下,就會需要看很多影片,並且用電腦做記錄,最後進行計算與分析。但是現在只要把這些影片放到 OpenCV 的模型,它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數據整理出來。然而這件事情的前提是,必須要先了解溝通心理學的資料,以及知道自己想要看什麼重點,才會知道要 OpenCV 做什麼事情。「因為問題需要反覆推敲,不容易成形,所以運用生成式 AI 是一個很高段的技巧。」陳宜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