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會重複,只會押韻,」2020年、1970年和1930年代的三次經濟大轉折,相當充分對映這句極具哲理的話,也正好用來展望2023年總體經濟和消費市場的榮衰。
從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強烈衝擊全球政經版圖,當時,美國股市重跌七成,隨後花了20、30年才完全復甦。1970年代石油危機造成另一波大震盪,這次大概用了十幾年就恢復元氣。2020年3月新冠疫情席捲全世界,美股在十天內熔斷四次創下歷史紀錄。不過,這次跌了三成之後就急速反彈,接著逐步攀升屢破歷史新高,也造就了過去兩三年台股開戶數暴增,「人人皆股神」的榮景,彷彿全球市場共同合演一場難以置信的「魔幻寫實」金錢遊戲。
影響2023年消費市場三大變數
歷史的確不會重複,由於科技發達,政府因應經濟衝擊的速度愈來愈快。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總體經濟在疫情後就能恢復常態,一切安好。衡諸歷史或2022年的情況,應該很能讓人切身感受到歷史的押韻:疫情未遠、通貨膨脹來勢洶洶,再加上意料之外的俄烏戰爭,暴露出地緣政治風險無所不在的隱憂。而這些,正是影響2023年消費市場的主旋律。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大變數並非單獨存在,彼此還會互相影響;而不同國家、地區受三項變數的影響程度不一,也會有不同因應策略,例如利率、關稅、獎勵投資、增進消費等,世界重要經濟體並不同調、也不能同調。對於身處全球重要供應鏈的台灣產業與台商而言,接下來兩年的總體經濟情勢會顯得更加錯綜複雜,也愈發不能掉以輕心。
從2022年到2023年,全球會循著「疫情影響末期、俄烏戰爭中期、升息縮表初期」的三期狀態往前發展,彼此糾纏。
中國封城全球供應鏈變調 後座力強大
在疫情方面,2021年底到2022年初由於疫苗施打率提高,全球經濟預測機構大概都認為疫情已經進入尾聲,樂觀看好全球經濟成長率可以破4%。不料中國忽然疫情緊繃,從西安、東莞、深圳到上海、北京接連封城。西安、廣州封城時間短,傷害有限,但上海封城就讓「中國疫情控制得宜」的堅持踢到鐵板。
一方面是上海旁邊的昆山、蘇州是重要供應鏈所在,封鎖之後全球立即斷鏈;就算後來逐區開放,長短料的問題仍然無解。另一方面,上海是中國最重要的消費市場,封城彷彿按下off鍵,所有商業活動全部停止。也就是說,供給與需求全部大亂,影響所及不只是中國內需市場,全球產業鏈也遭受波及。
那麼,是否只要中國恢復正常,一切就能回歸常態?目前言之過早。
單就中國而言,由於長期由官方主導經濟發展,無論是封鎖或者是隨之而來的景氣反彈,大多出於「人造」而不是市場機制自然反應。因此,長期發展的定調與走向,勢必等到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會議之後才能逐漸清晰。
疫後復甦需三到五年2023反彈機會不大
至於全球疫情之後的經濟情況,無論從歷史經驗或目前發展來看,反彈的機會不高。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Governors)曾分析從1960年到2018年的六次大規模疫情,包括香港流感、SARS以及2016年的Zika病毒等,發現就算疫情的時間不長,通常需要三到五年才能恢復。
Fed也分析疫情危機與金融危機的差異。金融危機主要關鍵在於民眾的信心,發生當時因為民眾恐慌,會造成市場嚴重下殺。不過相對而言只要信心恢復,就能恢復正常。但疫情造成的經濟問題和金融危機不一樣,在疫情發生第二年會出現明顯反彈的原因,有一部份來自於前一年的基期低,並不是真正的成長。因為產業與貿易復原的速度有其限制,會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回歸常態。
貨幣緊縮成定局 多印的錢總要收回去
這波新冠疫情後經濟情況的獨特之處,在於世界各國政府已經有過去處理危機的經驗,從2020年3月之後就打開印鈔機大量印鈔。當貨幣寬鬆時,各種投資行情跟著無比暢旺,股價、房價水漲船高,看似疫情非但沒有造成經濟重挫,反而在消費市場因封城、鎖國影響委靡不振時,金融市場行情大好,帶動全球榮景。
世界各國在疫情期間印了多少鈔票?在2020年初,美歐日中四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總金額約20兆美元,到2023年上半年是30兆。其中美國增加了4.9兆美元,歐盟增加4.1兆歐元,占了九成以上。
不過,政府不能無限制撒鈔票,貨幣寬鬆政策像是急診室裡搶救重傷病人一樣,在短時間,葉克膜、強心針齊下以挽救生命。但等到緊情情況緩解之後,就必須拔針、拔線,讓經濟體恢復原本正常運作。所以,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就是要讓全球市場恢復正常的時刻。
不過2023年要面對的問題並沒有如此單純。
俄烏戰爭加劇能源及糧食價格上漲
我們再將時間倒回2021年底,當時雖然出現Omicron新冠病毒變異種,但由於重症及死亡率比過去低很多,全球重要經濟預測機構對2023年仍普遍抱持正面偏樂觀態度。但2023年俄國出乎意外地出兵烏克蘭,使得全球情勢丕變;更令人跌破眼鏡的是,原本以為俄國挾強勢武力入侵,戰爭應該可以在二周內結束,不料戰局一再延長,於是影響了全球糧食與能源供給,而這也直接加劇重要經濟體的物價上漲壓力。
糧食跟能源是民生消費的剛性需求,我們每天要吃飯、要用電,而這兩項都漲價會排擠其他產品消費,例如包包、衣服、玩具或者是手機、電腦,只要堪用,消費者自然會延後購買換新時間,對於2023年的消費市場來說,應該不是太好的消息。
地緣政治風險 牽一髮動全身
除了俄烏戰爭,世界各國的地緣政治風險也不可忽視。先從歐洲談起,芬蘭和瑞典都申請加入北約組織,北約是冷戰時期西方陣營在軍事上實施戰略同盟的重要組織,政治象徵意義重大。不過北約對於制裁俄羅斯和接納新成員的態度不一,再加上英國脫歐,歐洲呈現外擴內分局面。
而俄羅斯防止前蘇聯盟國加入北約,以避免敵人直接來到家門口,同時還要確保克理米亞戰略要地,在此大原則下,還可能發生哪些軍事與政治衝突,也值得關注。
亞洲各國也有隱憂,韓國新任總統尹錫悅的當選與上任,因為俄烏戰爭影響,沒有成為全球矚目焦點,然而他親美的立場已使得北韓態度轉趨強硬,朝鮮半島情勢相對緊張。至於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如何在疫後重啟經濟動能,還要能夠在美中關係取得平衡,是相當大的挑戰。
至於中國由於2022年第二季的封城搞得灰頭土臉,經濟下滑、民怨四起;又因為俄烏戰爭的立場受到全球質疑。在二十大前維持政治與經濟的平穩,以及二十大之後,如何因應不再快速成長且問題重重的經濟現況,是目前面臨的重大挑戰。
另外還有中東巴基斯坦、敘利亞內戰和伊斯蘭激進勢力崛起;非洲則有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和激進派的衝突,引發多國內戰。而一向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國內部問題也很多。對於如何在扮演「西方盟友」角色拿捏與國家利益間的平衡,兩黨意見分歧之外,最急迫且重要的問題,當然是如何解決通貨膨脹問題,讓經濟回穩。
通膨三大主因 光靠升息縮表無法挽回
以美國2022年超過8%的物價上漲率來看,雖然聯準會一再加碼升息並進行縮表,但要追上高漲的物價絕對是不夠的。檢視通膨的三項主要因素,一是俄烏戰爭,造成原物料特別是能源的上漲,影響最大;其次是疫情,打亂全球供應鏈。最後才是消費市場的需求增加,只有這一項能夠透過央行升息縮表的手段加以平抑。
美國在過去兩年對於通膨的態度其實並不相同,2021年把經濟成長率放在第一位,通貨膨脹的壓力其次,但到了2022年控制通膨則變成首要目標。所以如果按照目前聯準會的劇本,我們需要留意的是2023年的物價上漲率是否能夠往下壓,如果可以,升息與縮表才能發生效果。
從這樣的邏輯往下推演,平抑物價有兩大方向,一個是增加並穩定美國國內原物料的供給,另一個則是考慮調降關稅。「關稅」這兩個字,不免又令人聯想到2018年開打的美中貿易戰,雖因2020年的疫情降溫,是否可能出現大轉折?轉變的程度多大?什麼時候出現?這些都是美國在處理通膨時必須慎重考慮的議題。
但聯準會是否可能忽然政策大轉彎?有可能。聯準會一定有B計畫以備不時之需,例如一旦經濟出現反轉訊號,就立即打開印鈔機,不會放手讓市場跌入谷底。不過,從大局來看,美國聯準會同時採用升息和縮表兩種手法,勢必造成全球經濟震盪。而且,之前只能算是外圍環流,2022年第三季才是進入資金緊縮暴風圈的開始。
綜觀2023年景氣,跟2022年類似:疫情、地緣政治以及美國聯準會的態度,會對不同經濟體產生不同程度影響;三者間密不可分的連動,則影響全球經濟走向軟著陸或硬著陸。但也不能忘記,歐盟碳邊境稅以及相關政策將在2023年正式啟動,透過經濟政策來處理環境問題是勢不可擋的事實,供給端增加的成本會如何反映在消費市場、會產生哪些影響,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長期觀察重點。
原文刊載自《決策智慧2022》,由電通行銷傳播集團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