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此標籤共有 381 篇文章

什麼是 Vibe Coding?定義、優勢、與限制
趨勢, 觀點

什麼是 Vibe Coding?定義、優勢、與限制

如果你是長期關注AI最新趨勢的AI愛好者,那你一定或多或少在社群上看到過「Vibe Coding」這個詞。就在上個月,有台灣網友在Threads上發起Vibe Coding線上黑客松,引發熱烈迴響。Vibe Coding,這個由OpenAI聯合創始人Andrej Karpathy在推特(現稱「X」)以半開玩笑的方式提及自己的新興趣,從今年2月開始迅速發酵,成為大家用來形容「使用Prompt寫程式碼,用AI開發軟體、網站、應用程式」的詞彙。

  • 曹以慈
霸權貨幣的地緣政治課:美元霸權的未來
總體經濟, 精選書單, 觀點

霸權貨幣的地緣政治課:美元霸權的未來

當全球秩序正在重組,當新的霸權角力已悄然啟動,唯有理解貨幣的力量,才能看懂世界的走向。《霸權貨幣的地緣政治課》從英鎊如何在帝國主義時代締造「日不落國」的金融版圖,到美元如何接棒成為二戰後的國際結算中心,再到當代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與數位貨幣的戰略野心。

  • AIF Editor
從 0 開始,犀牛盾的資料文化實戰之路
資料科學, 人物訪談, 觀點

從 0 開始,犀牛盾的資料文化實戰之路

在資料成為企業資產的今日,許多電商品牌卻仍面臨「資料很多,卻不知道怎麼用」的困境。手機殼品牌犀牛盾的資料團隊主管 Tricia 走過一人團隊的初始階段,從資料整合到指標定義、從流程梳理到治理制度,逐步建立以問題驅動的資料應用文化。她指出,資料的價值並非來自模型的複雜程度,而是來自與業務團隊的深入對話與理解。「唯有透過密切合作,才能找出真正具備商業意義的關鍵指標,資料才會發揮實質效益。」

  • 楊育青
AI NEXT?台灣產業 AI 的下一步:落地、平台、生態系
人工智慧, 主權AI, 生成式AI, 策略觀點, 觀點

AI NEXT?台灣產業 AI 的下一步:落地、平台、生態系

2025 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將於 5 月 20 日至 23 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今年以「AI Next」為主題,聚焦智慧運算與機器人、次世代科技與未來移動三大核心領域。高通執行長 Cristiano Amon、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NXP 執行副總裁 Jens Hinrichsen 等科技領袖將輪番登場發表觀點,英特爾新任執行長陳立武、Arm 與 AMD 也將展開系列活動,顯示全球科技巨頭已將 AI 納入關鍵戰略。然而,對台灣而言,關鍵問題已不再只是掌握硬體優勢,而是如何在現有基礎上發展出具有本地價值的 AI 應用能力與產業生態。

  • 楊育青
FDA 終結百年動物實驗史 AI、器官晶片將如何接棒藥物開發?
智慧醫療, 產業案例, 觀點

FDA 終結百年動物實驗史 AI、器官晶片將如何接棒藥物開發?

2024 年 4 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宣佈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公告,:正式提出有關動物實驗減量的新計畫,針對單株抗體及其他藥物,FDA將採納多種動物實驗替代方案,包含基於人工智慧(AI)的演算法模型、人源類器官及器官晶片模型,以及真實世界人體數據等。

  • 陳書璿
創新不只是追逐技術,營運策略創新才是關鍵
創新, 策略觀點, 觀點

創新不只是追逐技術,營運策略創新才是關鍵

不少企業在這兩年嘗試導入 AI 時,幾乎都會發現,想像與現實之間存在極大的落差:一方面想要儘快導入 AI 成為產業創新領導者,但同時又希望能夠了解,同業通常導入 AI 做什麼用?創新,意味跟其他人走不一樣的路,但又實在不確定怎麼選擇才是正確的,幾乎是企業共同面對的問題。

  • 溫怡玲
    溫怡玲
AI 導入不是單選題:製造業如何搭建可持續的轉型路徑
新創, 產業案例, 觀點

AI 導入不是單選題:製造業如何搭建可持續的轉型路徑

在全球局勢持續動盪、供應鏈斷裂重組的背景下,製造業長期仰賴經驗與穩定流程的營運模式,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傳統方法難以因應複雜且高度不確定的產業變局,推動 AI 與數位轉型已成為提升韌性與競爭力的關鍵路徑。然而,企業在實際導入過程中,常陷入「知道要轉型,卻不知從何著手」的困境。

  • 楊育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