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陪跑第一階段成果發表:讓AI開始走進中小型服務業的日常營運

由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發起的「AI 陪跑實驗計畫,在iCHEF 資廚、 大店長讀書會,以及星醫美學等合作夥伴的支持下,第一階段課程順利落幕。參與此次實驗計畫的六家企業夥伴經過五週的課程學習後,在AIF顧問團隊的引導下,結合所學提出透過AI解決企業營運痛點的專案應用。

用AI加速解決缺工議題

本次參與計劃的成員中,來自苗栗的貢鍋共鍋麻辣火鍋店負責人蔣侑恩便提到,本次參與計畫的原因,是希望能藉由科技的幫助,縮短與都會區的差距,讓企業能在這一波潮流中趁勢而上,但人力問題也是目前企業需要面對的挑戰。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提到,因為深知AI對各行各業帶來的影響與重要性,但AI卻很難走進中小型服務業的日常營運中,尤其對許多面向消費市場端的中小企業而言,面對人才缺乏的壓力,更需要善用科技工具;尤其對於傳統產業來說,若能成為第一個嘗試新做法的企業,就有機會能開創出一個新的營運模式,而這也是基金會對於陪跑計畫的期許。她也鼓勵在場企業,雖然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到2%,但主要是對科技製造業的影響,從各種經濟數據和專家的評估看來,接下來兩三年的內需市場仍會蓬勃發展,而這對在場業者來說,將是非常好的機會。

行銷不是AI問題,而是策略問題

受到ChatGPT、Midjourney等生成式AI影響,許多人也寄望能透過AI提升行銷成效,此次成果發表中也有企業提到,在行銷上因為無法掌握消費者的喜好,所以過去花了許多金錢在試錯,並希望能利用AI協助分析出受歡迎的廣告因素,並藉此生成出受消費者喜愛的圖文。

溫怡玲則提醒,行銷問題有時候不是AI能夠解決的問題,關鍵在於營運策略或品牌定位。尤其在消費者行為判斷上,更重要的是企業是否掌握並能分析了消費者旅程。另一個則是在不同行銷素材的比較上,由於很難確認歸因,有時候直接採用A/B 測試可能會比AI更快得知結果。

另一個AI應用較常被忽略的重點則是使用情境,例如期待透過推薦系統提高銷售,雖然使用者會是店舖主管,卻忽略了消費者才是使用服務的關鍵人物,他們為何使用、如何使用,必須深入使用情境才能夠準確掌握。

溫怡玲也提醒,並非所有的問題都需要用AI解決,企業必須要回歸原本的價值主張,並且思考專案執行後所能創造的效益,例如有便當業者提到,希望能根據菜價、天氣、歷史菜色組合等資料,運用AI預測及生成出合適的配菜表,而這個成果是否能延伸做為行銷或是其他應用的可能。

透過第一階段課程的學習,六家企業在AIF技術團隊的引導下,皆已提出初步AI專案問題,並經顧問評估過題目可行性。後續將會在與企業訪談後,依照企業實際情況,由專業顧問協助規劃與導入解決方案,或是媒合合適之新創企業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