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步驟培養與AI協作的能力

隨著AI應用逐步落地,與AI協作的能力料將成為未來所應具備的態度與知識。程式與AI教育也被許多國家納入課程中,教育部在2019年宣布人工智慧與新興科技教育總體實施策略,,將從國小、國中、高中推行AI教材並和108課綱同步上路,希望培養學生AI及新興科技素養與能力。

不過,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蔡宗翰認為,多數學生依然只重視考試相關的素養,雖然閱讀許多科普文章,卻沒有思考這些文中所提到的科技要怎麼應用,因此,在提升思考力上的幫助有限。他建議學生與家長,應該跳脫學校的範圍,將學習的關注點擴大到社團及生活面。

另一方面,雖然當前已可看到AI應用於協助運動、交通運輸,或是文史研究等諸多場景上,但大眾是否已具備足夠的AI素養,以適應現在的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呢?蔡宗翰直言:「還是有段距離。」

為什麼這麼說?蔡宗翰說,他曾經在幾次演講場合中,請台下觀眾試著判斷「預測九天玄女降落地點?」或「能掌握口罩存量的口罩地圖」何者屬於AI應用?卻發現多數聽眾無法輕易選出正確答案。他解釋,日前網紅阿翰所拍攝的熱門影片中所提到九天玄女降落,如果能收集到許多九天玄女附身在阿翰身上的影像資料,並根據這些資料預測下次的降落地點,比較有機會變成一個AI問題。

而口罩地圖則是將資訊整合,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應用。

那麼,應該如何培養真正的AI素養呢?蔡宗翰提出五大步驟,分別是:了解AI基礎概念、找機會參與建構 AI 模型、訓練用AI的思維看世界、下定決心學習AI原理、鑽研某個AI可解的問題。

首先是了解AI基礎概念,例如知道以分類為代表的監督式學習、以分群為代表的非監督式學習、強化式學習等知識。這些知識除了可以透過閱讀書籍了解外,也有許多網路資源可應用,例如台大科教中心所舉辦的AI科普講座或是教育部人工智慧人才培育計畫所策劃的。「與AI做朋友」。他也建議,可以多看看別人是如何將現實生活中碰到的問題,轉為AI模型可解決的問題。

第二則是找機會參與建構AI模型,在這部分,他建議先確認要有自行建構模型的熱情,再開始學習寫程式。無論學生或上班族都有適合的方法可以增加這方面的經驗。例如學生可以參與教授的專題,或是修習有實作的跨系AI相關課程;而上班族除了參與公司AI專案、發想企劃,直接從業界角度尋找創新的可能,也可以尋找已有資工技術實作能力的夥伴合作報名AI競賽。透過這些經驗,無論在AI專案中擔任的是發想規劃、擔任資料整理或標註工作,都能更掌握AI的運作、應用方式與限制,以及模型運作需要的資源。

第三則是要訓練用AI的思維看世界,蔡宗翰建議,可以先從自己最熟悉的場域著手尋找AI可解的問題,或是思考某問題要如何對應到AI任務上,並想像自己要如何解這個問題?不過,他也提醒有些問提並不太適合讓AI解決,例如:「我開了一家店,要怎麼裝潢?」這類需要複雜決策,且人人對答案看法不一的問題。又或者太過單純,利用簡單方式即可解決的題目。

此外,也要學會判斷問題,不要以為數位轉型就是AI。並且要能評估AI真正實施的機會:若違反AI倫理,則不該實施。在應用時,則要保持的溫柔人文精神,反覆思考為什麼我們要讓AI幫忙?或是反向思考:AI 會取代我自己嗎?

在邁向AI專家的養成上,若下定決心學習AI原理也有許多方法可以達到。蔡宗翰分享了由清華大學資工系教授陳宜欣所規劃的AI課程地圖,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尋找最適合的學習歷程。除了學校裡的課程外,Youtube上也有許多資源。學習玩課程之後,要如何驗證自己的實力?蔡宗翰建議:可以多報名AI競賽。他認為,這些競賽中的資料集多半已準備好,且經過專家驗證,有點像是已經準備好料理的食材一樣,對於新手來說,比較不會有挫折感。

參加完競賽,掌握AI操作的經驗後,就可以鑽研某個AI可解的問題。不過,蔡宗翰建議仍然需要按部就班且有計畫的學習、研究。更要有自我修正的判斷力與調研功夫,對於資訊要有判斷能力,要能主動搜尋資訊,並對搜尋到的內容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

蔡宗翰認為,目前學習AI的資源已相當豐富,但重點是學生是否具備學習動機與正確態度。且由於AI的應用遍布各層面,因此更需要具備相關素養,主動發掘AI可解的問題,並基於倫理判斷: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最後,他建議,應該要「走出既有的框架,對任何事物保有求新求變的心。」

閱讀更多「人工智慧發展關鍵趨勢」精彩文章:2022 AI EXPO:探索新時代人工智慧發展關鍵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