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銷新花招?ChatGPT、Midjourney大解密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近期的演講中,將ChatGPT 稱為人工智慧的「iPhone 時刻」。不過,在iPhone 時刻之前,人類還經歷過電腦時刻、Internet時刻,這些工具與技術的出現都改變了許多作業流程,例如導入電腦之後,原本需要手寫的傳票再也不管用。面對新工具的出現,我們該如何理解與應用才能得到最佳效果呢?

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技術長張嘉哲説,ChatGPT最讓人感到驚艷的地方在於宛如真人般對話互動的體驗,好像有個人真的能理解你想表達的事情,除了回答問題之外,還能一本正經說幹話。也是大部分人第一次有機會能和機器人,以「人」的方式溝通。

讓電腦能夠理解人類的語言,已經是一項研究超過十年的技術,叫做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主要可以分成「自然語言理解」,目的在了解文字背後的意涵;以及自然語言生成,也就是根據概念轉化成合適的文字。

ChatGPT其實是在做文字接龍

在認識ChatGPT之前,必須先知道GPT這個OpenAI團隊提出的大型語言模型,它並不是唯一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團隊。我們可以將訓練方法理解為「文字接龍遊戲」,例如「Second Law of Robotics:A robot must obey orders given it by human beings」這句話中,隨意將一個單字拿掉,就能產生許多題目,讓機器人練習填空。而AI模型是怎麼猜出來的呢?主要是透過大量文本進行訓練,讓模型學習到文字之間的關聯。

雖然GPT已經發展兩年多的時間,也推出過API,卻沒有引發太多關注,而OpenAI團隊也持續投入相關研究,透過監督式學習、增強式學習增加回答問題與對話能力。

張嘉哲指出,由於ChatGPT沒有連網,因此出現的答案不見得正確,且沒有2021年以後的資訊,還有中文資訊非常少,只佔整體的0.09%。這些都是在應用ChatGPT前,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目前的應用較偏向個人工具,主要用於增加創意、提升效率,張嘉哲建議,若企業要使用的話,可以應用於限定範圍的QA客服系統,或是加入更多業內知識,訓練出該領域的聊天機器人。不過這些應用,目前都要串接OpenAI的API,除了費用不低,若訓練資料中包含客戶及公司隱私,也潛藏了資料外洩的風險。因此,近來有許多單位或企業也開始投入開源語言模型的領域,而AIF團隊也嘗試利用已知的開源語言模型,訓練出企業的QA客服系統。

人類與電腦溝通的新方式來臨

除了文字之外,在圖片方面也可以看到如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AI繪圖工具的出現。這些工具開啟了人類與電腦溝通的新方式,張嘉哲認為,未來的溝通工具將會越來越普及、簡單,甚至自動化。透過這些工具的使用,也期待能衍伸出各種不同功能模型的應用或混用,並慢慢走向個人數位助理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