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助:「碳盤查」是門大生意,有行為才有創新機會

2026年歐盟碳邊境稅實施在即,未來所有事物可能都會跟低碳扯上關係,面對全球這股減碳浪潮,許多企業急切尋找減碳方法,零碳排、碳中和、淨零排放等詞瞬間成為企業熱門關鍵字。但是,「如果不知道產生哪些碳,又該如何減?」

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提到,許多企業都說自己要做碳中和,卻省略了最根本的碳盤查,「如果沒有碳盤查,不會知道要從哪邊減碳,更別說要買碳權了,根本也不知道要買什麼。」

先要「碳盤查」才有「碳中和」

2009年,全球第一台通過碳足跡認證標準的「電視機產品」,就是陳來助帶領友達團隊完成的。當初團隊耗費許多心力與500多家供應鏈廠商進行溝通,啟動供應鏈碳足跡盤查作業,將產品從「搖籃到墳墓」的生命週期,包括原料、製造、配送、消費者使用年限、棄置及回收之各階段碳排放量,均納入計算。透過碳足跡量化的指標,並自行研發碳足跡計算的e化資料管理系統,是產品碳足跡盤查的最佳案例。陳來助解釋,碳盤查就是了解產品從生產到報廢的碳足跡,實際產生了多少碳。

以歐盟的碳邊境稅為例,課稅的依據並不是以公司整體的能源消耗為主,而是依個別產品的耗能,更不是只要取得目前相當熱門的ISO50001認證即可。陳來助指出,整個減碳的流程得先經過碳盤查、碳定價,再到碳中和等三個階段,而這一連串的過程都與能源管理有關係。

AI能解決地球問題嗎?看見未來需求的人才有生存機會

「管理就是數據,就是演算法,」陳來助說,無論是碳盤查、碳定價、碳中和都跟AI有關係。以台灣多數的製造業為例,許多企業60%~70%的碳都來自於用電,因此盤點能源的用量就是企業必須進行的事情。

企業如何檢視自己的能源使用狀況?他以電費單為例,許多人只繳電費卻沒有檢視能源的使用狀況,因此也不知道廠房的用電是否有異常狀況。如果能將用電狀況分為時間軸及空間軸下去盤查,就能從中看出用電的高峰時間及熱點,接著才能進行能源管理。

「碳盤查是個很大的生意,」陳來助觀察,目前傳統產業面對當前急迫的減碳趨勢,雖然著急卻找不到方法;而新創雖能提供工具卻找不到合作廠商。面對需求端所需要的減碳路徑圖,勢必得先進行盤查才能提出。除此之外,盤查後的資料勢必會需要雲端及大數據運算,如果僅靠Excel處理,未來在申報跟整理就得耗費更多心力。

陳來助說,碳盤查的下一步才是碳定價,依照公司策略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定價,並能從中產生創新行為。最後一步才是碳中和,根據碳盤查的內容,才能知道要買什麼碳權進來,例如森林的碳權或是其他。陳來助說,有些傳產就是從這些地方翻轉,因為早期傳產需要大面積土地,但現在這些過剩的土地可能變成具固碳效果的植物或森林,剛好可以銷售碳權給較為耗能的科技業。

陳來助提到,目前台灣約有十多家新創是以能源雲為主,但每家都只負責部分監控,如果能夠有一個平台整合集體的力量,未來將是一股新的產業趨勢。另一方面,台灣剛好是許多品牌供應鏈的一環,擁有產品的數據,這些數據該如何運用,甚至產生新的商業模式,都是現在就必須開始思考的關鍵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