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台灣建築工程安全問題不斷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尤其是施工過程中對鄰近房屋造成的損害,無論是房屋傾斜還是牆面龜裂等問題,對於居民而言如同不定期炸彈,難以預期究竟會產生什麼影響。
例如,近期新北市三重區一處建案因地下室開挖施工而導致周圍房屋出現嚴重傾斜與龜裂,受影響的住戶被迫匆忙撤出,不知道一家人安身立命的所在,到底會因為無妄之災而受到哪些傷害。類似的事件也曾發生在台北市士林區。這些情況反映出台灣建案工程在風險預測、規劃管理與施工過程中的不足。
針對這些問題,除了提升專案管理的規劃與執行能力,從根本改善工程品質與安全保障。產業更需要進一步數位化,才能充分發揮智慧技術的潛力,提升工程的透明度與安全性。
建立公開資訊平台,減少資訊不對稱所引發的恐慌
近來受到建築行業關注的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簡稱 BIM)能在資訊架構上提升建築設計與專案管理的精準度,從專案開發、設計管理、營建管理,貫穿整個建築流程的全生命週期。若能在設計階段,將地質調查數據、潛在風險、安全建議及工程方法等資訊輸入並整合到BIM中,就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數位記錄。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助理教授王寅武表示,這些記錄不僅可以供投資者和建設公司參考,還能提供給潛在承包商進行技術與風險評估,確保資訊的透明與一致性,避免因資訊不完整導致的問題。但目前僅有不到一成的建築師能使用BIM進行設計,且缺乏一個公共的資訊平台,讓所有利害關係人都能清楚查詢目前施工狀況、建案的安全性、開發商的過往商譽等相關資訊。雖然政府有些平台確實提供了這類資訊,例如建造廠商是否有過違規紀錄或被懲戒的情況。然而,這些平台對一般大眾來,並不易使用或廣為人知,只有專業從業人員才清楚如何使用。
為什麼需要公開並建立透明的資訊平台,以提升社會對建案安全性的信任?王寅武解釋,在現行規範中,施工前需進行地質調查等風險評估,且由設計單位進行擋土支撐設計與工法規劃,後續再經結構技師簽核認證,才可以動工。且在施工階段皆有規定需設置監測數據、設備和措施,例如監測到「警戒值」或「行動值」時,皆有不同的因應措施,每個環節都需確實執行,以避免施工危害的發生。
如果能建立一個資訊平台,將觀測值或警戒值即時傳遞到該平台,讓市政府、技師、建築師,甚至鄰居或鄰房的住戶等所有相關利害關係人都能即時掌握資訊。當相關資訊公開後,住戶和鄰居能夠即時獲得證據和數據,避免僅僅聽到「磁磚掉落」或「裂縫」等主觀描述。當資訊不透明時,人們會懷疑是個別現象還是普遍問題;一旦這些具有可信度的數據被公開,就能讓所有利害關係人清楚了解情況。
這樣,當鄰居發現異常通報市政府與主管機關後,相關部門就能迅速介入處理。購房者也可以隨時查詢到關於建案的風險預警、工程進度及歷史商譽等資料,這不僅有助於保障權益,還能減少由於資訊不對稱所引發的恐慌與爭議。
而公開這些數據可能會引發對國土安全或資訊保護的疑慮,但事實上,這些數據並不涉及個人或組織的隱私,屬於可以公開的資訊。例如,政府的BIM建築執照審查系統,已經在六都或中央城市進行,這些與建築相關的資料在不涉及隱私的情況下,理應是公開的。
王寅武指出,雖然國土署及新北市、台北市等地方政府皆有開發資訊平台,但多處於試行階段,原因在於整個產業尚未完成數位轉型。而促使建築業或營建業進行轉型的動力,除了降低工安事件造成的損害,避免罰款或受罰。另一方面,則是消費者或大眾對於公共安全意識的提升。
推動數位轉型與智慧建築的契機
長期來看,雖然初期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資本,但這樣的投資能有效降低社會風險的損失,對企業也是有利的。例如,如果是一家小公司,在面臨重大工安事件下,若沒有銀行支持,可能會面臨破產風險。相比之下,大型企業或有實力的股東能夠透過各種人脈和資源支持公司。這也說明了在危老建案中,一些業者能夠組成團隊、吸引資金並獲得銀行支持,而這些資源使得投資和重建變得可行。
危老建案政策雖為小型建商提供了重建機會,然而高強度的建設可能對周邊環境品質造成負面影響,導致交通擁擠與公共設施負擔過重。因此,智慧城市的核心目標應是提升便利性與安全性,而非僅依賴高科技設備。王寅武強調,智慧建築的發展需結合公民意識與參與,並透過媒體資源推廣相關知識,提高大眾對建築安全的認識與討論。
他認為,智慧城市的核心目標是提升便捷性和安全性,這不僅需要硬體設施的提升,更需要公民的意識和參與。在這樣的前提下,負責任的消費行為就顯得尤為重要,雖然這不是一兩天就能解決的問題,但可以通過長期的努力來改變。也期待能有足夠的媒體資源來傳遞這些資訊,提升大眾對於相關議題的認識與討論,也避免類似工安事件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