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助:雙重壓力下,台灣須即刻啟動的雙軸轉型

過去幾年來,各地因為極端氣候引發的乾旱、野火、洪患等嚴重天災頻傳。今年八月,聯合國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最新報告(AR6)指出,隨著全球暖化現象加劇,極端高溫、海洋熱浪和強降雨、乾旱等極端氣候將更常出現。減低碳排放量甚或淨零碳排已經是國際間不可避免的趨勢。

伴隨著各國針對淨零碳排逐步研擬執行路徑及法規的大量推出,企業所面對的時間壓力也越來越大。例如國際海事組織(IMO)已決議,2023年至 2026年之間每年船舶需減碳2%;歐盟將在2023年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進口商須申報產品碳排,至2026年正式實施收費機制。在僅剩一年多的時間內,企業是否已有因應之道?

「我們需要數位加上低碳的雙軸轉型。」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指出,數位轉型早已是進行式,而低碳甚或零碳轉型則是當今台灣中小企業必須快速跟上的事情,但台灣兩者的速度都太慢,如果沒有一起做,許多中小企業將在這一波變革中落後。

2009年,陳來助時任友達光電總經理暨執行長,就帶領友達團隊完成32吋環保節能液晶電視碳足跡認證,也是全球第一台通過碳足跡認證標準的「電視機產品」。當時,全世界已經開始在討論碳的議題,但過了12年之後,台灣社會及企業才正要開始討論。

來自法規與品牌供應鏈的雙重壓力

「淨零碳排是當今最迫切的國際賽局,勢必將改變所有商業模式,」陳來助認為,不同於數位轉型沒有時間限制,對於企業來說,只有啟動時間,沒有截止時間,是攸關生存不能不做的轉型。因此,當各國紛紛宣布2050年的淨零碳排目標與時程,台灣也必須正視這件正在倒數進行中的大事,「這早就不是北極熊的問題了,小至個人,大至企業都會受到影響。」

面對其他國家或企業早已進行多時的轉型計畫,台灣的腳步還是太慢。陳來助指出,由於台灣的企業都在許多全球知名品牌的供應鏈中,例如IKEA、Nike、Apple...,一旦這些品牌要求供應商提出淨零碳排的路線圖,無法提出的企業,可能就會被排除在供應鏈外。再加上,每年各國政府都陸續推出各種相關法規,實際能因應的時間不多,對企業來說,遠比數位轉型的壓力還要大。

此外,11月初即將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 26),美中等碳排大國的能源政策備受矚目。中國的限電措施會帶來什麼影響?陳來助認為,包括傳統產業、科技及電子業在內的台商將會面臨來自品牌及法規的兩大壓力。法規的壓力不只來自台灣,每一年全世界都有不同法規在推動企業進行零碳轉型。另一方面,他也提醒,中國的暴力式限電政策,過程中有些供應鏈可能會轉至台灣,我們會享有一段時間的紅利;但這也可能是溫水煮青蛙的過程,一旦中國成功轉型而台灣還未轉型時,那就是一個世代的落差。

陳來助認為,過去人類的經濟考慮的是cost(成本),要做便宜好用的東西 (cost/performance, cp值);但是,現在變成Carbon(碳), 要做低碳好用的東西 (Carbon/Performance, CP 值) , 成功方程式即將改變。面對時間倒數及商業模式的改變,如果還在看小C(cost)的話,未來極有可能會被淘汰。

有數位轉型才有零碳轉型

「企業如果沒有進行數位轉型,要做零碳或低碳轉型會很辛苦;但若不符合零碳或低碳的標準,就會被排除在供應鏈外。」陳來助直言,所以數位加零碳的雙軸轉型,對於台灣產業,特別是高度依賴供應鏈的中小企業來說,是必須立即面對的生存現實。

他解釋,要啟動零碳轉型前,需要先經過碳盤查、碳定價,再到碳中和等三個階段,這一連串都主要是能源管理;而要有效管理必須先有質量俱足的數據,有數據才能分析應用,進一步產生新的商業模式。目前台灣許多中小企業多以ISO50001作為主要的能源管理依據,但那只是一個認證,未來出口產品時需要申報的碳係數,不是光有認證就能解決的。因此,需要先數位轉型才能有數據,並導入AI來蒐集、分析數據,才能掌握甚至預測能耗。甚至用「搖籃到搖籃」的框架,從原料供應、產品製造,、包裝物流、消費使用、到回收再利用……以零碳全循環經濟模式建立企業第二成長曲線.

在不太久的未來,碳稅很可能成為另一種型態的關稅,這已是很多國家的共識,台灣現有的供應鏈優勢是否能夠繼續維持?如何維持?「前提是,我們必須要知道怎麼做,」陳來助強調,這是需要產業界集思廣益解決的問題,也是AI能夠協助之處,「這次不只解決人的問題,而是解決地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