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看財經新聞,但往往被排山倒海的資訊量和似懂非懂的專業名詞嚇到,不知如何著手才能快速增進相關知識。首先,建議聚焦在財經資訊的蒐集。報紙、電視、雜誌、網路跟專書,不同媒體各有不同特性,大家可以視自己的需求跟使用習慣來選擇。
台灣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報紙,像《中國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或《自由時報》,都屬綜合類報導,社會、政治、影劇娛樂新聞什麼都有,財經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同時也有財經類的報紙,像是《工商時報》、《經濟日報》,報導重點集中在財經趨勢與新聞的報導分析。
當然後者對於財經議題的報導會較為全面且深入,但同時也要提醒,媒體背後會有各自的政治色彩與意識型態,同樣一件事或一個議題,有些報紙始終站在某些國家的對立面,有些則相反。因此最好能夠多看幾份,多加比較,以避免被誤導而斷章取義或產生偏見。
除了台灣的報紙之外,假設你的工作或公司業務與其他國家有關,就必須涉獵國際的新聞媒體。給大家幾個建議:第一,不要只看日本、美國或歐洲單一國家或地區,儘可能歐、美、日都看。例如,美國可以看《彭博新聞》、《華爾街日報》,日本可以看《日本經濟新聞》,歐洲可以看《經濟學人》或《金融時報》。這些全球媒體不僅可以訂閱電子報,許多還有語音朗讀,無論閱讀或利用上下班通勤路途收聽,都非常方便。
至於電視方面,有點可惜的是,即使看了一、兩個小時,會發現重要的財經內容很少,當然也有專業的財經台如《非凡》、《東森財經》會播出較多相關新聞。電視新聞的特點是即時或突發事件時,能夠看到現場畫面或聽到當事人的說法,較有臨場感。
不過跟報紙一樣,由於種種因素,電視新聞對於國際的報導較少,通常也不夠深入。有沒有其他國家的電視新聞可以看?當然有。透過手機或是家裡的有線電視、MOD等系統,都可以看到《CNBC》或是《Bloomberg》這類國際的財經頻道。
報紙、電子報與電視之外,大家應該也很熟悉雜誌,依照出刊時間可分為週刊、雙週刊與月刊。雜誌與前述媒體最大的不同,在於每天即時新聞通常注重時效,但為了搶時間,報導的深度與完整性經常略顯不足,而雜誌的報導正好可以彌補。像《天下》、《商業周刊》、《遠見》、《財訊》……等雜誌,每期都會針對重要議題製作封面故事或特別企劃,除了受訪對象更多更廣之外,經常會搭配民意調查或學者的研究,完整呈現出一個事件的多重面向。
如果想要系統性了解某一個專門領域的知識,或者是特定議題的深入探討,那麼專書仍然是無可取代的選擇。像《經濟學人》、《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都會有好書推薦與書評專欄,很多重要書籍也有翻譯本;還有,台灣本土的財經書籍,由台灣產業的角度切入,往往更接地氣更能有共鳴,例如《孫主任的經濟筆記》就屬此類,都是相當值得參考的專書。
下載App、訂閱電子報更快速
現在最方便的當然是數位版或網路版新聞,隨時都會推播最新消息,提醒大家有哪些重要大事發生,也使得電視、報紙跟雜誌的新聞時效性界線愈趨模糊。幾乎所有媒體都已經有網頁版跟App,有些採付費會員制,有些則可以免費閱讀。同樣的,讀者也要稍微過濾這些資訊。由於推播的內容通常是即時重要資訊,已經由媒體編輯台挑選過(目前也有由AI挑選的),遠比你從頭到尾讀完一份報紙更有效率,也容易從標題直接判斷是否需要花時間詳細閱讀。
另外,訂閱電子報也是可以快速有效接收資訊的方法。特別像是國際知名媒體幾乎都會有主題型電子報,例如《哈佛商業評論》就有「數位轉型」、「領導力」等不同主題,會有專業編輯選擇四到五篇不等的相關文章,直接寄送到電子信箱。由於經過編輯的選擇,可以讓我們對於某個概念或趨勢的架構有完整認識;同時就算寄送當天無法立即看完,也可以存下來抽空看,閱讀時間安排更有彈性。
特別要提醒的是,「知識無價,但必須有償」!很多社群網路上,常看到一些侵害版權或著作權的轉貼,或是把檔案直接分享出去,如果長此以往,出版商和作者都不願意再出好的作品了。聽起來似乎老調卻是實情,我們介紹的這些媒體刊物,都有相對應的訂閱價格,國內或國際媒體一年數千到上萬不等,專業工作者要看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付費使用。如果一下訂太多,不僅資訊量太大,無法有效吸收運用,也會造成財務上的負擔。
對於媒體不同特性稍有概念後,該如何快速找到最有用的財經資訊呢?根據統計,一份《日本經濟新聞》一天就有10萬字,等於是一本書的字數,每天都能從頭到尾看完是不可能的。所以不管是看台灣或歐、美、日的新聞,要記得先找跟你有關或是你有興趣的標題,再點進去看。
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有些人可能覺得自己的英文不夠好,閱讀有相當大的障礙。其實現在科技相當進步,如果是用電腦閱讀新聞網頁,幾乎都有直接翻譯的功能。只要滑鼠輕輕一點,就能將外文翻成繁體中文。當然翻譯的水準比不上專業翻譯工作者,但基本上都能夠掌握報導的大意,可以幫助我們決定是否要細細閱讀。
選擇媒體與報導之外,有個大家都會遇到的問題是:同樣一件事情,在不一樣的媒體上寫出來的觀點完全不同,應該怎麼判斷誰才是正確的?
其實,在大眾傳播媒體的相關學術研究中早就已經證明,沒有哪一家媒體是完全正確的,不同媒體就如同瞎子摸象,有些人摸到耳朵、有人摸到鼻子……,都只是不完整篩選過的片斷,所以讀者不能夠對某個特定媒體的說法照單全收,最好可以綜合不同媒體報導,梳理了解其中的差異之處,以避免因獨沽一味而產生誤判。
以國際媒體來說,美國人可能了解自己國內的情況,但別人看美國未必是這麼回事,所以常常看到一則關於日本的新聞,美國、日本、歐洲媒體分析的角度完全不同,各有各的看法。就算是同一個國家的媒體,也會因為內容策略不同而有很大差異。
除了多看,還需要多思考、多比較
例如《金融時報》跟《經濟學人》都是很好的歐洲財經媒體,但兩者的寫法完全不同。《經濟學人》有自己的主編,文章都是由具有財經專業甚至博士學位的主筆撰寫,報導內容論述有據,非常專業精深。
但《金融時報》則是找很多外面的特約撰稿者,他們在各行各業工作,會從他們的角度去分析一個經濟事件。例如英國脫歐,在《經濟學人》就是一個專家寫的,《金融時報》可能是十個在不同產業工作的專家,切入的角度與觀點就跟《經濟學人》有所差異,往往也會提供一些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的觀點。
不同的媒體有不同的報導處理模式,每種方式都有其優缺點,究竟是「菁英觀點」比較具有前瞻視野,或者是「大眾觀點」才是務實可行,哪一種能夠將偏見與誤差降到最低,避免誤導社會大眾?這是新聞學超過百年以上的辯論,至今仍然沒有答案。但對於媒體使用者來說,學習多方了解資訊,避免新聞媒體的偏誤影響你的認知與判斷,絕對是讓我們更能精確掌握財經趨勢的不二法門。
想要即時掌握趨勢脈動?關鍵公開數據這裡找
除了媒體報導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消息來源是政府公布的各項數據。
政府的數據通常會定期公布,例如每個月7號公布進出口數據、每一季公布經濟成長率、每個月公布消費或就業的情況。由於大家對這些數據了解程度不是那麼深入,通常也沒有長期追蹤,所以政府會補充一些說明,例如告訴大家上個月的貿易情況如何?什麼產品賣得好?買到什麼地方?為什麼就業的情況改善、薪資提高?會以數據為基礎提供一些說明的訊息。
所以對我們來說,要運用公開數據,第一步要先知道去哪裡找。由於所有的政府統計最後都會匯流到主計總處,所以,主計總處網站有最完整的政府數據,像是人口、就業率、GDP這些都可以在上面找到。
至於還有一些比較專業的,例如金門酒廠想要瞭解小三通人數,以便研判金門高梁酒的銷售量。但是主計總處的資料太多了,並不好找,可以直接到陸委會蒐尋「兩岸統計月報」,就可以知道每個月小三通的人數;如果想了解文化創意產業就要找文化部的資料。如果想要了解上個月的零售消費或汽車銷售的情況,就找經濟部網站,以此類推。
這些數據通常很少在媒體上看見,因為媒體要搶收視率,寧可追逐熱門的政治議題而捨棄這些看似生硬的數據,不過,媒體沒有報導並不代表不重要。所以建議可以在自己的行事曆上訂出日期,自己固定追蹤與工作相關的數據,再學習解讀這些專業指標的方法,對於即時掌握趨勢脈動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