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離⼦阱數量,邁向規模化量⼦電腦之路?

⽬前離⼦阱量⼦計算的世界紀錄是「50顆離⼦以下」,採用的架構雖然精巧卻已經是極限。是否還有其他方式能達成理想中的規模化的離子阱量子電腦呢?鴻海研究院在12月12日的NExT Forum中,邀請瑞⼠蘇黎世理⼯⼤學教授Jonathan Home 分享其實驗室的最新進展。

Jonathan Home 表示,將離⼦阱以晶⽚的形式建構,並且以光纖陣列加以操作,相較於目前常用,由高頻率電場進行離子封閉的的保羅阱(Paul trap),能將離⼦阱規模從幾⼗顆的現有⽔準提升到數百顆以上。

我們需要⼤型量⼦電腦,因為需要「量⼦糾錯」

我們需要⼤型量⼦電腦,不僅是因為用來解決古典超級電腦指數成⻑的計算問題,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需要「量⼦糾錯」。舉例來說,為了改良哈伯法製氨⽽模擬植物固氮細菌的核⼼催化劑, 過程估計需要上百萬顆量⼦位元,不過其中只需要數千個邏輯量⼦位元計算,其他的量⼦位元則是⽤於「量⼦糾錯」。

量⼦糾錯的原理,主要是基於量⼦計算的錯誤和雜訊都是獨⽴發⽣無關聯的前提下,將量⼦資訊已⾮局域的⽅式儲存在系統中,然後不斷地以不破壞這個⾮局域資訊(邏輯量⼦位元)的測量⽅式檢查是否有錯誤發⽣,如果有的話就實施糾錯。

創造模組以達成規模化離⼦阱量⼦電腦

⽬前離⼦阱量⼦計算的世界紀錄是「50顆離⼦以下」,採⽤⼀個⼀維離⼦阱同時控制所有離⼦的架構,雖然精巧但已經是極限。如果我們需要有成千上萬離⼦的量⼦電腦,就必須創造模組以達成規模化。

具體來說可分為兩種⽅式:⼆維離⼦阱晶⽚(QCCD)和⽤光學創造⼀維離⼦井之間的量⼦糾纏(Photonic Links),Jonathan Home 教授在這場演講中主要著重於前者的方式。他提到,對於QCCD 架構來說,其最大的優勢是能夠平⾏操控位於晶⽚上不同區域(zone)的離⼦;但是,為了能穩定和準確地⽤雷射光操作離⼦,必須將雷射光透過光纖陣列送⼊晶⽚中蝕刻好的波導、讓雷射光透過光柵從晶⽚表⾯射出指向離⼦。相較之下,⽤free space控制雷射,雖然⾃由度⾼但是穩定度不⾜。

即使波導是奠基於現⾏的矽晶⽚製程技術,仍可能會產⽣⼤量的雷射損失。這個技術五六 年前剛開始測試時,波導只會讓0.1% 的單⼀雷射光通過,時⾄今⽇已可以讓多道不同頻率的雷射通過70%。

也許傳統方法的離子阱不是唯一解方

Jonathan Home提到,目前實驗室的QCCD系統的實驗進展中,⾼品質的量⼦糾纏邏輯閘已經可以被實現(MS gate 保真度⾼於99.3%),同時可以確認這些晶⽚上的整合光學元件誤差都是獨⽴誤差。對於未來的量⼦糾錯,沒有相關聯的誤差⾄關重要。另一方面,相較於free space雷射,波導出來的雷射光間可以維持⾮常穩定的相位資訊。

至於QCCD 路徑目前亟需要努力的方向是什麼?Jonathan Home說,若離⼦距離矽晶⽚表⾯太近,容易被熱噪⾳⼲擾。為了降低熱導率(heating rate),整個系統必須在低溫情況下運作。其次,由於離⼦在不同區域(zone)移動時需要經過⼗字路⼝(joint)轉彎,因此,⼆維運動需要準確的控制系統,以避免產⽣產⽣熱噪⾳影響量⼦計算。最後,現⾏波導和光閘在藍光和紫外線波段效率都不佳,紅光和紅外線則是技術已經成熟,因此,必須要有更好的⼯程進展來解決光學元件在短波⻑的限制。

最後,Jonathan Home提出一個完全不同的實驗思路:也許離⼦阱不⼀定要使⽤靜電場與動電場(Paul Trap)做量⼦計算,利用靜電場與靜磁場(Penning trap)可能是⼀種另闢蹊徑的巧⾨。(撰稿者:曾可維)

**想了解更多量子計算最新趨勢,別錯過Jonathan Home教授的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