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婷怡:數位轉型 + AI,要轉換的不是科技,是思維

「許多人都說現在已經是AI時代,但如果當時沒有數位轉型打下基礎,要談 AI 其實也很困難。」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詹婷怡 26 日在 2024 國鼎論壇中,分享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所做的 「2023 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報告,直言生成式 AI 改變了人與電腦間互動的關係,在這個時間點,每個企業也開始訓練起自已的大腦。而 AI 人人可用,但資料才是最珍貴的。她強調,當數位轉型遇見 AI 的時候,正是以 AI 協助台灣產業數位轉型再進階的契機。

她提到,2023 年的產業 AI 化大調查主要關注生成式 AI 浪潮之下,企業的競合關係。根據調查結果,已有超過半數以上企業內部開始使用生成式 AI 工具,但實際導入到企業營運流程中的僅有16%。由於數位轉型的關鍵在於人、流程與技術,一但導入流程中,即代表企業已經在創新營運模式。但也可以發現,企業在 AI 的應用落差越來越大,原本就具備 AI應用能力 的企業強者愈強。

發展AI 的四大挑戰:人才、資料、問題、組織文化

詹婷怡說,企業將生成式 AI 應用於業務發展的過程可說是十分漫長且坎坷,而數位轉型則是一個旅程,並不是編預算、買系統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當中包含需求的討論、資料的搜集、清理與整合,還要做模型的評估。她指出,2024 年台灣發展 AI 主要有四大挑戰,分別是人才缺乏、資料基礎建設不足、找對問題不簡單,以及組織文化的重塑。

從數位轉型的角度切入,AI 的迭代應用還包括組織文化的重塑。詹婷怡說,基礎建設不足也包括了繁中資料集過少等問題;而人才缺乏則涉及了人才的重新定義與定位。例如在產業AI化指數中,各產業的企業員工對於 AI 的理解程度或目前內部的AI工程師能力皆明顯不足。她強調,對 AI 的理解程度並不是具備資工背景,或真的要會寫程式,而是各領域的人員都必須理解 AI 的相關知識,包括結合領域知識的運用,或是應用上的局限性。而在 AI 工程師的能力上夜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更重要的是組織或機構內部如何賦能員工。

除此之外,超過半數的企業並不確定組織內是否有工程師,甚至在相關的培訓上也明顯不足。這些調查指標都顯示人才培訓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AI 時代新經濟來臨

詹婷怡說,台灣在軟硬體的分界極為分明,而因應 AI 時代新經濟之數位轉型典範的轉變與融合,無論是製造與服務的思維也十分不同,或是在層層的法規框架之外,又能顧及創新。面對新的商模與生態系,如何借用製造與 Edge 的能力,軟硬體的整合能力就極為重要。

此外,AI 包含的要素極為廣泛,每個人對 AI 的定義也都不同,這也更加凸顯問題定義的能力與資料的重要性。許多企業都認為自己有在做數位轉型,但她提醒,如果還無法使用具品質的資料進行決策,就別說有數位轉型,更遑論AI應用了。

「Generative AI 就是Part of Data Strategy。」詹婷怡說,從法律到監管,AI 並不只有技術,當中還包含新的生態系即將成形,而各大科技廠則需要佈局新的賽局。企業更需要在理解 AI 的用途與侷限;而企業的管理與治理產生巨大改變,特別是風險評估與管理,包括負責任 AI 跟可信任 AI 環境的建立,而各國法規蓄勢待發,相關認證、標準的趨勢值得關注。

詹婷怡說,數位轉型 + AI,要轉換的不是科技,是思維。掌握當下最好的機會最重要的是思維的轉變。科技雖然會持續存在,當然也會引發其他問題,但我們需要其他的配套。如果我們將 AI 視為取代,那就會非常恐慌;但如果將之視為賦能,那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在當下運用台灣既有的優勢進行數位轉型。她強調,科技很重要,但是科技不外乎以人為本,所以軟體思維結合硬體優勢,透過創新科技引導組織變革,但是人際結構將成為主流,才是以人為本的數位經濟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