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懋中:加大步伐用不同方法,才能發明未來

鴻海研究院與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陽明交通大學等單位在9月9日合辦「NExT Forum:Compound Semiconductor in E-Vehicle」,邀請包括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天野浩(Armano Hiroshi)在內等多位產官學界專家與會,共同研商分享如何讓台灣繼續在半導體產業穩居關鍵地位,同時帶動全球相關產業的進步。促成這場論壇背後的靈魂人物就是鴻海研究院諮詢委員、中研院、美國工程學院及美國發明家學院院士、陽明交通大學前校長張懋中博士。

研究型大學應為產業開疆闢土 而非代工廠

張懋中的成就早受全球學術及產業界肯定,更長期致力於協助台灣產業發展以及人才培育,因此在這場以車用化合物半導體為主題的論壇中,特別邀請諾貝爾獎得主天野浩前來。張懋中認為,日本的產學合作模式很值得參考,「Amano不止得到諾貝爾獎,還幫助日本工業界提升,」他說,傑出的科學家不只個人研究獲得肯定與尊重,還可以為國家社會創造財富,「這是對台灣最好的啟示。」

張懋中用「我們步伐跨得太小」形容台灣學術界目前情況,還是停留在用發表多少篇論文、有多少演講來評估學術成就。反觀過去十幾年來,日本有多位學者獲得諾貝爾獎,有趣的是,這些得獎的日本科學家論文發表並不多,甚至被引用的也不多,「但是做出來的工作,沒有一件不是石破天驚的。」

怎麼改變現況?張懋中認為,台灣的步伐要加大,要更能容忍特立獨行的人,去走一般人不常走的路。過去擔任陽明交大校長時,張懋中經常被問到對於產業落差有什麼看法?「我對產學落差一點興趣都沒有,對學產落差比較有興趣,」他認為如果仔細探究過去的產學合作模式與成果,可以發現很容易變相由大學來為產業代工,「像是救火隊一樣,幫忙解決他們無法解決的問題。」

不過,這並不是一種健康的狀態 ,張懋中指出,研究型的大學必須為產業界開路,所以無論是視野或科技研發都必須走在產業前面,「要有無中生有、發明未來的能力。」同時,產業界也要改變觀點,和大學有更深入合作,才能將研究能量順利轉換為產業進步的動力。

結合產業能量 培養能夠定義未來的人才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今年陽明交大首創「產學創新研究學院」,與台積電、鴻海、緯創、力積電、研華、聯發科及聯詠等多家國際標竿企業合作,設立前瞻半導體研究所及智能系統研究所,期待藉此深化並系統化與產業之間的合作關係,培養更多本土高科技產業人才,打造高科技產業根基。而張懋中也擔任總院諮詢委員召集人。

除了陽明交大之外,包括清大、成大和台大也即將推動類似的創新產學模式,張懋中直言,「最怕的,就是又多了四所跟原來一樣的學校。」如果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況,從學生來源、入學方式、師資安排到教學方式都必須重新審視。「人才培育要有不一樣的方法。」

要有發明未來的能力,必須先能定義未來,而這些都必須先培養出具有未來視野與格局的人才。

跳脫框架 挖掘跨領域人才

然而台灣面對的極大挑戰是人才愈來愈少,由於少子化影響,現在研究所的招生人數不到以前的三分之二;再加上社會多元化,各行各業每個國家都在搶人才。張懋中建議,必須思考從其他地方挖掘人才的可能性。

擴大招生範圍是第一個可行的方法。張懋中舉例,過去半導體產業大部份只在電機、電子、材料、化學領域找人,實際上還有很多領域是人才過剩的,像生化、生物、動物學、植物學、生醫、財經、數學等,同樣有很多優秀人才,但目前並沒有足夠的就業機會。他建議,如果能夠在課程設計上改進,讓這些人才跨域進入半導體行業,對於解決人才荒應該有明顯幫助。

當然,培訓跨域人才對於大學而言是一種新挑戰,「這就要看各校的本領了,」張懋中說,但如果能夠因材施教、因未來而施教,將可以創造出人才與產業雙贏的局面。

第二個可行的方法是廣招海外華人到台灣就學。過去台灣曾經有很多僑生,當時自然有政策上的考量,但如果就產業發展來看,由於語言、生活習慣跟我們近似,海外華人也是一個值得經營的人才庫。「像科技產業裡的林百里、林本堅等,都是僑生,人才濟濟,」張懋中建議可以重新評估華僑就學政策,以更開闊的心胸廣納、培育下個世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