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與韓國系列(6):從三星獲利結構探索「星空聯盟」

2019年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總共銷售將近3億支的手機,三星也將3億支視為最後的防線,希望一整年手機的銷售量不要低於3億支,並以3億支的規模支撐相關事業的發展。三星每一個製程晶圓代工業務,都以行動通信領域為主要目標市場,這也是三星最有機會的突破口。

然事與願違,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直直落,甚至不到1%的市佔率,連印度市場都遭受小米、Vivo等公司的狙擊,為了維持價格競爭力,外包中國公司生產也成了一個選項,估計有6,000萬支手機是在外包廠生產製造。

面對事業的老化,三星很明顯地調整了公司的營運方針,很早就將手機生產事業3分之2搬到越南,3分之1搬到印度。越南成為首選的原因,除了南韓與越南之間已經建立的長期戰略夥伴關係,以及越南政府提供優質的租稅優惠之外,來自中國廣東、深圳的供應鏈,更可以透過陸路轉進到北越。在北越,三星有兩個手機生產基地,越南廉價與充沛、年輕的勞動力,是三星喜歡越南的原因之一。

此外,台韓一度鬧到對簿公堂的面板事業,最近卻悄悄地出現變化。三星與樂金(LG)早就不把傳統的LCD面板當成策略性事業,委外、外購成為主要的選項,被台灣面板業形容成寇讎的三星,如今卻是友達的大客戶。商場上沒有朋友,但也沒有絕對不能和解的對手,相互需要的時候,就是握手言和的時刻。

三星是台灣的Counterpart,但不完全是Competitor

三星IM部門營收雖然可以超過1,000億美元,但對獲利的貢獻僅有25%左右。幸好這兩年三星迎來半導體產業的大循環,整體的獲利、營收都得到支持,但2022、2023,甚至2030年呢?三星會怎麼布局後疫情時代的經營呢?

台韓之間相互對抗的部分減少了,但組成「星空聯盟」互補的機會變大了。估計三星營業利益將從2020年的36兆韓元,增加到2021年的48.5兆韓元,成長率為34.5%,營益率也將從2020年的15.2%,躍升到2021年的17.8%。其中最主要的關鍵半導體事業部門的營益率再次超越30%,更是讓三星可以積極布局的重要基礎。

過去台韓亦步亦趨,產業發展階段相近,彼此之間競爭多於合作。但最近這十幾年,逐漸發展出新的競合關係。2009年之後,三星手機部門成為中流砥柱,台灣宏達電卻是從雲端跌落,沒有品牌間的競爭,加上近幾年三星手機遭遇中國品牌競爭,為了降低成本,尋求更多有競爭力的台商助拳,三星手機部門成為台商大客戶,估計2021年三星使用的應用處理器(AP),來自聯發科的比重高達37%。

在面板為主的顯示設備領域中,三星、樂金不僅早在2010年前後就已經不再視傳統的LCD面板為策略性事業,一開始只是將不擅長的尺寸外包,但最近兩年更加速布局,甚至宣稱要停止傳統面板的生產。2021年雖因市場經營上的考量,LCD面板生產線暫緩停工一年,但顯然南韓面板雙雄現在只是在利用這些技術、設備的剩餘價值而已。當員工所屬的部門不再是事業重心時,可以想像人才、資源、行銷的布局都也已經預告隨時中斷的可能。

儘管2021年上半因為面板缺貨而有不錯的獲利,營益率也可能從2020年的7.3%提高到10%以上,但面板事業已經是強弩之末,南韓大廠一方面增加外包、採購比重,另一方面則致力於系統整合的商機。一旦市場進入飽和階段,或者低毛利的競爭條件時,三星會選擇調整步伐,專攻更尖端、高附加價值的領域,否則時日一久,三星會被自己的「營業費用」所拖垮。

三星與台灣一直處於多元變化的狀態,我很明白地說,與三星往來的台商數量已經可以組成「星空聯盟」,產業的競合關係也很難從單一面向一語道盡。

原文來源:三星與韓國系列(6):從三星獲利結構探索「星空聯盟」──《電子時報》椽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