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好:
AI、黃仁勳、皮衣和夜市,是台灣上週媒體的主旋律;黃仁勳演講中那張供應鏈廠商名單,也成為台灣股市噴發的最大動力。今年台北電腦展,不僅前所未有地集合了全球眾多重要科技公司領導者前來站台、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同時,也讓台灣幾乎人人都能說上一點 AI、聊聊台灣供應鏈。
而就在這樣充滿激情的時刻,有很多問題依然存在。這星期有機會和幾所大學的老師們碰面,算力不足的問題,幾乎是全台灣學術界痛點。受限於算力,老師們不敢著手進行大題目,他們自嘲是:「算力貧窮限制了研究的想像。」
同樣在這週也和幾家企業討論到,究竟應該如何趁這波 AI 大熱順勢而上?問題是,大家坦承目前幾乎還找不到能產生足夠創新動力的商業模式。如果放大到台灣整體產業來看,在 AI 新生態系成形的這個過程中,台灣應該如何從宏觀格局找尋到最有利的定位?這是迫在眉睫的具體挑戰。
因此 AIF 特別和李國鼎科技基金會、玉山科技協會,以及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共同合辦「2024 國鼎論壇」,在 6 月 26 日下午以「重塑或取代?人工智慧時代的科技與人文省思」為主題,邀請簡立峰、詹婷怡、張嘉淵、張益肇、許永真、李維斌以及吳漢章等多位專家,為台灣產業 AI 化發展提供具體建言。也歡迎各位朋友報名參與,共同分享對於台灣 AI 下一步發展的觀點。
讓我們再把眼光放到全球產業,受到戰爭及氣候變遷影響,全球航運受到很大影響,例如曼德海峽跟蘇伊士運河的運量約減少五成以上,巴拿馬運河受乾旱影響水量不足,運量也少了三成。還有,俄烏戰爭、巴勒斯坦衝突,以及我們身處其中的兩岸關係緊張,地緣政治風險至今未解。這些乍看與 AI 及科技產業無關的事情,仍然持續牽動著全球經濟環境變化。
2024 年下半年應該如何看待這些大環境的變化?在本週電子報中我也訪問了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從科技及永續觀點切入,分析未來政經環境可能的風險與商機。
端午連假,也在此祝福大家佳節愉快、閤家安康。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 溫怡玲
|